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烯利催熟果品效果明显,国内外已有众多试验和应用,但对杏果催熟未曾见有报道。我们于1986年6月初进行了玉杏乙烯利催熟试验,初步看出有明显效果,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三年两不收”产量不稳定是杏子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从而也是栽培的主攻方向,更是杏子选种的急切目标。 一个杏的实生丰产优系,选于历城县金绣川乡黄前村。该树果实酸甜可口。香气浓郁,且仁大饱满,甜而清香,暂定名为“双甜”。新品系的突出优点是:连续丰产性能极好,果实品质优良,加工性能亦佳,成熟稍晚,恰好在大批杏果上市过后,填补一段杏子淡季,实为生食,加工、仁用皆优的有望高产杏品种。 一、树体基本情况 “双甜”杏,实生单株,树龄八十余年生,生长于砂石山梯田堰边,立地条件较差。该树干高1. 75米,干周0.9米,树冠为多主枝圆头型,冠径6米…  相似文献   
3.
为定量测度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揭示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从居住条件、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5个方面,构建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区)为评价单元,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对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测度,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在西宁、海东2个行政区内均呈现出东南高周边低的空间格局,且大多处在较低水平.从各子系统来看,西宁、海东行政区内的居住条件均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中高西低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均呈现出中部地区高于周边地区的空间格局;公共服务水平方面,海东行政区内由北向南呈下降趋势,西宁行政区内则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基于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测度方法具有典型、可定量的特点,可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耕牛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过食精料而引起瘤胃内环境改变、乳酸增多、脱水、血液浓稠等一系列变化的疾病,患畜以呈现消化紊乱、瘫痪和休克为特征。本病乳牛多发,但在农忙季节本站也曾收治过4例耕牛患畜,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胸膜炎是胸膜伴有炎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着的一种炎症。常见于各种家畜,马较为多见。本病多为继发病,可继发于创伤性心包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及胸壁创伤等。在受寒感冒、过度劳役等原因下,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极易引起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有文字记载,我国是发现磁现象和应用磁性材料最早的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磁现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对磁效应的应用亦愈来愈广泛,如今人类已将磁效应应用到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等各个技术领域,人类对磁现象的研究,巳发展成许多学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环境、饲料、光照、日常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影响番鸭繁殖性能发挥的一系列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以达到充分发挥其繁殖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红松是我省东部林区珍贵树种之一,它不仅材质优良,工艺价值较高,而且因其种子含油率较高,成为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为了建立红松的优质种源基地,提高红松的木材产量和工艺价值。通过无性繁殖,培育红松优质的无性系(嵌合体)营养苗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的无性系种子园,已成为发展和提高红松种苗事业的重要途径,我们经过十几年来的科研实践,认为下列几个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西宁市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燕华  李成英  王延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06-13008,13150
西宁市的区域发展战略是背依青藏、东向发展,市域整合、城乡统筹。即①与兰州进行错位经营,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双核心;加强与拉萨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与海东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加强与格尔木、德令哈的空间联系、拓展经济腹地。②整合旅游发展空间,建立大西宁旅游经济区;加强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在西宁构建"都市发展控制区",确定控制区范围并将其划分为两级空间结构:都市发展核心区和外围城镇发展区。研究了西宁市城市空间演变规律,分析了城市发展条件,从而提出主城发展战略,即首先构建中央都市发展走廊,强化西宁的城市凝聚力,逐步形成板块空间发展模式,强化服务功能的中轴集聚效应,提高城市发展能级;其次构建"三川六岸"的滨水空间。  相似文献   
10.
我国饲料工业起步于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加工工业、饲料机械制造业和饲料检测等在内的饲料工业体系初步建立,饲料品种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饲料总产跃居世界第二,已成为我国工业体系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随着饲料企业数量的迅速增多,导致饲料行业普遍存在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以及市场无序竞争的现象,由此造成目前工业饲料产品供需基本饱和,产品同质化、服务同质化,饲料生产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种低组织化、各自为战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