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定期对植株进行UV-C 照射,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免疫组织定位等方法,对黄烷醇类多酚时空积累及其合成关键酶LAR(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LAR)活性和定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UV-C 诱导果皮和果肉中总酚、黄烷醇类多酚、总黄烷–3–醇的积累,LAR 酶活性增强,且这一诱导作用有明显的照射剂量、器官/组织和发育阶段依赖性。UV-C 照射并不改变LAR1、LAR2 酶蛋白在葡萄果实中的分布,但诱导酶蛋白积累,特别在果皮及果肉维管束中,UV-C 照射导致LAR1、LAR2 酶蛋白信号明显增强。所有结果表明,UV-C 照射诱导果皮和果肉维管束中LAR1、LAR2 酶蛋白增加,诱导LAR 酶活性增强,最终导致总黄烷–3–醇和黄烷醇类多酚特异性积累。  相似文献   
2.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后不同剂量UV-B对葡萄果实中多酚含量及PAL活性的影响,为人为调控葡萄果实乃至葡萄酒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成熟葡萄果实进行UV-B照射0 min(对照)、15 min、30 min、45 min、60 min、120 min,并随机取样测定果实中总酚、黄烷醇类多酚及PAL活性,结果表明:采后UV-B处理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诱导采后葡萄果实多酚类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3.
UV-C照射对赤霞珠叶片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叶片为试材,采用短波紫外(UV-C,254 nm)照射,初步研究了UV-C照射0,30,60,120,240 min后对葡萄叶片中抗氧化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UV-C照射后,随时间的延长,活性氧清除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SOD活性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OD活性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MDA含量与对照间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