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目的]筛选出防治芝麻枯萎病的有效化学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在试验浓度下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氟硅唑对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仅为0.232 mg/L;其次是吡唑醚菌酯,EC50为0.759 mg/L,此外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对芝麻尖孢镰刀菌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论]为药剂混配和防治芝麻枯萎病提供药剂筛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硼锌微肥施用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梦姣  王振军  刘艳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1971-1972
为明确硼锌微肥对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在统一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设置硼锌微肥不同剂量、不同施用方法和不同配施组合等多个处理,对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穗粗、穗行数和百粒重没有显著差异,叶面喷施四硼酸钠0.675kg·hm-2能显著增加玉米的穗长和行粒数,产量提高11.5%,对玉米的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街道实地走访、目测步测及航拍等方式,调查分析萍乡市老城区及部分新城区街道行道树树种组成、生长表现及周边环境。结果表明:萍乡市行道树以乡土树种樟树为主,广玉兰为次,树种单调,常绿树和落叶树比例严重失衡,季相景观变化弱,生长表现有好有坏,参差不齐,行道树周围环境有待改善。为解决萍乡市行道树应用上的问题,应积极筛选增加可用的行道树树种,加强养护管理,在全面建设海绵城市同时,也需要注重树种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防治芝麻茎点枯病菌的有效化学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芝麻茎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硅唑和苯醚甲环唑对芝麻茎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值分别为0.0622 mg/L、0.1079 mg/L;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药剂混配和防治芝麻茎点枯病提供药剂筛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小麦赤霉病已经成为河南夏小麦主要病害之一,是制约小麦持续增产的重要因素,文章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病原菌、发生情况、成因分析和防治,分析了流行成因,提出了防治措施。为小麦赤霉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PEST-SWOT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角度,基于陕西省商洛市发展乡村旅居养老产业的内外部条件、宏观环境,分析其发展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政府牵头、引导乡村旅居产业发展;挖掘地方特色,打造乡村旅居养老优势品牌;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旅居养老智慧化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锌硼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玉米缺锌硼元素症状,对生长发育、生理功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硼锌微肥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指导农户正确认识锌硼微肥的重要性,并合理使用锌硼微肥。  相似文献   
8.
对6种药剂防治芝麻叶斑病的药效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发病初期进行喷药,25%戊唑醇1200倍液对芝麻叶斑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72.96%.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5.51%和57.98%.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吡唑醚菌酯与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混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联合毒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及其不同配比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以Waldy公式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按质量比以1∶80进行复配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增效系数为1.821;两种药剂以1∶20、1∶40、1∶60和1∶100四种比例混合时,增效系数均处于0.5~1.5之间,表现为相加作用,其中混配比例1∶100时增效系数最大,为1.355。  相似文献   
10.
调查苏州市市区范围内各主次干道的行道树树种和生长状况,分析目前行道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