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园艺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模树石     
凡有树木印痕状画面的赏石称为模树石,非专业人员常将它当成化石,因此又称假化石。我国古代早有发现,称其为松石、松屏石、柏枝石、婆娑石、醒酒石等等。如宋代赵希鹄所著《洞天清录》中记载:“蜀中有石,解开自然有小松,成三五十株,行则成径,描画所不及。”  相似文献   
3.
三羊开泰,本为“三阳开泰”,据辞典阐释,其意义为“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祥之象”。《易》经云:“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一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因此,古人以三阳开泰为新年伊始的吉祥用语。宋史乐志云:“三阳交泰,月新惟良。”张居正《张文忠集》说:  相似文献   
4.
奇石的纹理     
纹理是赏石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广泛分布于各类奇石之上,对于奇石的鉴赏具有重大意义。首先,纹理分布广泛。世界上岩石虽然繁多,但从成因的角度归纳起来只有三大类,那就是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每类岩石都可能形成纹理。1.沉积岩。又名水成岩,是在流水作用下,由泥沙、灰浆等物质沉积而形成。一年四季,随季节和气候变化,沉积物的单层厚度、成分和颜色便有差异。年复一年,形成韵律性很强的纹理特征。纹理是沉积岩的重要标志之一。与沉积岩同时形成的铁质结核石、钙质结核石,剖面上也有树木年轮状的纹理特征。2.岩浆岩。又名火成岩,是一种因岩浆喷发或侵入地层后冷凝而形成的一种岩石。岩浆岩中的火山凝灰岩由火山灰堆积而成,具有沉积岩的纹理特征;流纹岩具有因岩浆流动过程中逐渐冷却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语言是最完美而又富表现力的。鹦鹉则是仿效人类语言的佼佼者,从而使它成了观赏动物中的宠儿。不仅人们喜欢它,连大自然也愿意为它塑造形象。瞧这对鹦鹉(上图),落在横木杆上,窃窃私语,充满生活情趣。黑白分明,赏心悦目。它的石质为鲁彩石,即产于山东省临朐县的七彩石,岩性为泥灰岩。该岩石的特点是沉积层理发育,由于每一薄层矿物成分不同,或在成岩中沿层理灌入氧化铁、氧化猛等杂质,色彩分明,赤橙黄绿青蓝紫白灰黑等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6.
这块产自黄河中游内蒙古段的奇石(左上图),岩性为生物碎屑灰岩,时代属于寒武纪,即在距今5亿年前,今日的鄂尔多斯黄土高原,当时还是浩瀚的海洋,海百合等植物和三叶虫、贝类等动物繁衍其中,自生自灭,与泥灰同时沉积,形成了含有许多生物碎屑的石灰岩。历经五亿多年的苍桑变化,昔日海洋变为今日之高原。岩石经风化破碎,滚入沟谷,被溪流带入黄河。在巨大的天然球磨机的研磨下,磕去棱角,遂成椭圆状砾石。当时的贝壳类都很小,它们联合起来,组成一个长4厘米、高3厘米的“恐  相似文献   
7.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眷顾北方十分干渴的土地,从宁夏北上,拐了一个巨大的几字形弯,蕴育出河套米粮川;也造就了雄浑豪放、美丽壮观的黄河石。《巨龙腾飞》(见上图)是典型的黄河卵石,大小为长11厘米,高8厘米,厚5厘米,磨圆度高,光洁滋润。岩石名称为条纹状白云岩,硬度4.5,在米黄色(象征黄土高原)的基底上,被三氧化二铁染成紫红色条纹—紫气东来,乃是中国人迎新春的祥瑞之兆。左侧条纹弯曲飘逸,似河水流淌;中间和右侧,一条巨龙扶摇直上,盘旋飞腾。其角、其头、其身,不仅形象,而且有动感,祥云缭绕。其尾甩于石  相似文献   
8.
漫话戈壁石     
  相似文献   
9.
蛇年赏蛇石     
21世纪的头一年,是中国农历的蛇年。传说中华文明伊始,三皇元首的伏羲氏,即为人面蛇身,山东省嘉祥县发掘出土的东汉墓群石刻中,有一组古代帝王像,伏羲与女娲画在一起,皆人面蛇身。晋朝王嘉《拾遗记》中称:“夏禹凿龙门之山,至空岩,有神蛇身人面,示禹八卦图,并授之王简,禹即执此以平定水土。“文中所说的神即指伏羲氏。夏禹之子启的传世图像,两耳中各伸出一条张嘴  相似文献   
10.
龙年赏龙石     
龙是中华民族古代的图腾,至今仍是中国的象征,因此中国人对龙形石十分敏感,早有发现。我国首部石谱——南宋杜绾所著《云林石谱》即载有鱼龙石:“石中两面如龙形,作蜿蜒势,鳞鬣爪甲悉备。”该书玛瑙石条目中亦有记载:“宣和(宋徽宗年号,公元1199-1126)间昭信县令荻一石于村民,大如斗,其质甚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