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3篇
  11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桑树剪伐农艺要求和桑叶收获特点,提出了一种自行式桑树切割机的设计。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确定出桑树切割机的各部件尺寸参数,在三维实体建模软件UG中建立桑树切割机简化模型,并导入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中进行运动学仿真。通过计算得到相关参数,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生成数据图线并计算分析,验证了切割装置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实现了桑树切割机的半自动化,提高了桑树切割效率,可满足现各行业对桑树切割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1为害特点 梨黑星病,俗称黑霉病、疮痂病等,是梨树的一种常见病害,能造成树叶脱落,并侵害梨树所有的绿色幼嫩组织,如叶、叶柄、果、果柄、芽、新梢及花,影响树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染病的梨果经济价值大大降低,在病部形成明显的黑霉层。叶片染病后,在正面形成圆形绿斑,逐渐变黄,  相似文献   
3.
种植春白萝卜是一项时间短、效益高的致富途径,可补充蔬菜淡季供应,增加花色品种,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萝卜的生理特征和特性 萝卜为半耐寒性植物,种子在2- 3℃时开始发芽,适温 20- 25℃。幼苗期能耐 25℃左右高温,也能耐-2~3℃的低温。萝卜茎叶生长适温 5- 25℃,最适温度 15- 20℃,肉质根生长温度范围为6-20℃,最适温度为18-20℃,多数萝卜品种在1-10℃范围内30天(2-4℃最适)能完成春化阶段,后期高温长日照,促进抽薹。 二、确定合理播期 播期是决定栽培成败的关键,露地春…  相似文献   
4.
5.
在对郑州市金水河绿化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金水河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金水河绿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养鸡业已达到高密度、高效率、机械化、自动化、工厂化笼养的水平,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原料十分缺乏。怎样在养鸡业中做到低耗、高效,是畜牧业多年来一直探索的课题。八五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从日本引进塑料大棚组装节能式鸡舍,试验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佳丽14"番茄品种为试材,在日光温室内开展咸水灌溉试验,设置灌溉水盐分浓度为0.4、3.4、6.4g·L~(-1),研究不同灌溉水盐分浓度对设施番茄生长、产量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盐分浓度0.4g·L~(-1)处理相比,盐分浓度6.4g·L~(-1)处理番茄叶面积指数、茎干物质量、叶干物质量、茎叶比等生长指标均受到抑制,盐分浓度3.4g·L~(-1)处理番茄的各项指标生长有一定程度的增大。各处理番茄产量随着灌溉水盐分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盐分浓度3.4g·L~(-1)处理番茄果实品质优于其它处理,盐分浓度6.4g·L~(-1)处理番茄品质指标最低。说明灌溉水中含有适当浓度的盐分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提升,但高浓度灌溉水会对番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并导致果实品质下降。随着灌溉水盐分浓度的增加,番茄产量逐渐下降。因此,在利用咸水灌溉温室作物时,应加强对土壤盐分含量的监测和调控,以免作物根区盐分累积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8.
以菜心为试材,利用称重式蒸渗仪,以直径20cm的蒸发皿水面蒸发量(Ep)为基础标准,研究了在不同灌溉处理条件下(0.6E_p、0.7E_p、0.8E_p、0.9E_p)温室菜心生育期的蒸散量、蒸散速率、产量、生物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以探明温室菜心的耗水规律,明确温室菜心合理的灌溉量。结果表明:温室菜心生育期内蒸散量波动范围为0.73~3.52mm·d-1,前期及中后期的平均蒸散速率分别为1.43mm·d~(-1)和2.04mm·d~(-1),呈前期变化平稳,中后期变化剧烈的趋势;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菜心的蒸散量随之增加,温室菜心全生育期蒸散量为65.98~78.92mm。其中0.7E_p处理下温室菜心产量、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最高。与0.6E_p、0.E_p处理和0.9E_p处理相比,0.7Ep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25.16%(P0.05)、5.63%和13.76%(P0.05),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7.42%(P0.05)、8.48%和27.66%(P0.05),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1.96%(P0.05)、7.41%和17.68%(P0.05),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1.21%、10.32%和32.10%(P0.05),0.7E_p灌溉量为供试条件下温室菜心的最优灌溉量。  相似文献   
9.
1产量问题:周年波动现象延续,面积减、单产降,总产减少 1.1面积减少从1999年我国棉花市场放开以来,棉花生产的"周年波动"现象十分突出.棉花价格、植棉面积两者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是"上年棉价高,下年面积增"或"上年棉价低,下年面积减",由此也往往造成"植棉面积增,棉花价格低"或"植棉面积减,棉花价格高".  相似文献   
10.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是我乡1997年春引进并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的.在试栽10000袋获得成功的基础上,秋季又在全乡7个村46个栽培户示范推广了156000袋.但由于生产物资未能及时到位,延误了生产时间,大部分栽培袋在越冬前未能采耳,只能进行越冬管理.经过精心细致的管理,大部分栽培袋越冬后表现较好,感染率低,木耳长势健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个别栽培户不注重管理.忽视技术环节,杂菌感染严重,出现烂耳、流耳、栽培袋菌丝死亡等现象,造成了损失,结合具体生产,笔者认为塑料袋地栽黑木耳越冬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