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为了探讨梨砧木光合作用与气孔形态特征间的关系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分别以杜梨和豆梨为试材,分析了2种砧木生长量、叶片各光合参数日变化规律和下表皮气孔形态特征的差异情况。观测结果表明:相同环境条件下,杜梨的生长量显著高于豆梨的;两者间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的差异显著,其中,杜梨叶片Pn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曲线,而豆梨的为双峰曲线,且杜梨的Pn整体大于豆梨的;杜梨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在10:00时后均显著大于豆梨的,但杜梨的水分利用效率(WUE)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豆梨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是杜梨的1.5倍;两者气孔长度、气孔开度的日变化规律均相似,但在白天气孔开度的最小值,杜梨出现在14:00时,而豆梨出现在12:00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杜梨的WUE与试验环境温度(T)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叶片表面的相对湿度(Hr)呈显著正相关(P<0.05);豆梨的WUE与T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RH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豆梨气孔对高温、强光等环境的响应较为敏感且强烈,随着每日温度的升高,其气孔闭合现象出现的时间提早,致使光合作用减弱;而杜梨能够保持气孔的正常形态,且杜梨的Gs、Tr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其光合能力较强,并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表现出更强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壶瓶枣黑顶病发病情况与其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壶瓶枣为试验材料,分析壶瓶枣黑顶病的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搭建遮雨棚及采用果实发育调控措施对壶瓶枣黑顶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壶瓶枣黑顶病的发生与发病期内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呈负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搭建遮雨棚和喷施PP333的枣园4级病果占总调查果数的比例较大,黑顶病发病率分别为14.53%和16.54%,显著高于对照果园;而GA3处理的枣园成熟期仅有少量1级和2级病果出现,果实发病率减少至5.75%,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了7.89百分点;不同处理后的果实,大果发病率均高于小果。因此,环境因素和果实大小对壶瓶枣黑顶病的发生影响较大,遮雨棚和PP333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黑顶病的发病率,而喷施20 mg/L的GA3可以有效降低黑顶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探索梨矮化砧木中矮1号扦插繁殖难以生根的技术问题,为其在生产中作为自根砧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以中矮1号当年生绿枝为插穗材料,研究不同基质、不同药剂配比及浓度对其扦插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分析影响中矮1号绿枝扦插生根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5种基质中,蛭石的扦插效果最好;经过药剂处理后的插穗,扦插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相比于较高质量浓度(3 000~4 000 mg/L)的药剂处理,较低质量浓度(2 000~2 500 mg/L)的药剂更有利于插穗的生长;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枝条部位是影响插穗存活率、愈伤组织诱导率的主要因素,而IBA则是影响插穗生根率的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矮1号新梢中下部绿枝经过2 500 mg/L IBA+NAA(3∶1)速蘸1 s处理后扦插于蛭石基质中,最高获得了10.0%的插穗生根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