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园艺   6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明确不同程度的盐分胁迫对金叶榆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以1年生金叶榆(Ulmus pumila)扦插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CK:0.00%,T1:20%,T2:40%,T3:60%)对金叶榆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金叶榆在盐渍化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盐胁迫程度增加,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ФPSⅡ)、电子传导效率(ETR)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高浓度盐胁迫处理(T3)的荧光参数显著低于其它处理;随盐胁迫程度加大,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重度胁迫值降为最低,降幅较大。净光合速率(Pn)随盐胁迫程度加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T1的Pn最大。因此,高浓度盐胁迫导致金叶榆PSⅡ严重失活、叶绿素荧光参数降低,同时也造成光合系统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对苹果树腐烂病有拮抗效果的生防菌,从内蒙古达茂草原采集土样,利用逐级稀释法分离菌株;以苹果树腐烂病病菌(Cytospora mali)QH2为供试病原菌,采用平板对峙、离体枝条法、抑菌谱,结合耐盐、耐紫外的稳定性测定筛选拮抗菌株,通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方法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6份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细菌288株、放线菌54株,经筛选得到DM5-29和DM3-18。DM5-29和DM3-18对C. mali QH2的皿内拮抗圈在1 cm以上,在金红和黄太平枝条上的防效分别在64%、77%以上,抑菌谱广,发酵液紫外照射120 min后仍对苹果树腐烂病具有一定的拮抗活性,可分别在5%NaCl与12%NaCl中生长,鉴定确定DM5-29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DM3-18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2个菌株对苹果树腐烂病均有良好的拮抗效果,抗逆性强、抑菌谱广,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以2年生连翘(Forsythia suspense(Thunb.)Vahl)扦插幼苗为试材,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利用便携式脉冲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0.00%、0.20%、0.40%和0.60%)NaCl胁迫下连翘叶片各项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盐分胁迫的加重,连翘叶片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_P)值呈降低的趋势,且重度胁迫下连翘Fv/Fm、qP值与其它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从中度盐分胁迫开始,连翘PS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减小,光合特性显著降低;而连翘的Y_(NPQ)随着盐胁迫的加剧随之增大,重度胁迫下达到峰值,在盐分胁迫过程中连翘叶片的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在轻、中度胁迫与CK间差异不显著(P0.05);F_v/F_m与ET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ФPSⅡ与Y_(NPQ)呈显著负相关(P0.05),q_P与q_N和ETR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ETR与Y_(NO)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硅酸钠增强马铃薯黑痣病抗性的分子机制,将硅酸钠诱导马铃薯转录组中表达量较高的基因StWRKY11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马铃薯中提取总RNA,并利用RT-PCR方法扩增该基因并克隆,通过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其进行结构预测及分析。结果表明,从马铃薯大西洋中克隆了阅读框为1 005 bp的StWRKY11基因,编码334个氨基酸,表达蛋白分子式为C3013H5023N1005O1260S199,分子质量为81.867 94 ku,理论等电点(pI)为5.09,原子总数为10 500。表达蛋白含有一个典型的WRKYGQK保守结构域,锌指结构为CX5CX23HXH,属于第二类Ⅱd亚家族;表达的为疏水稳定性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结构域,二级结构元件是α-螺旋、延伸链、β-折叠和无规卷曲,其中无规则卷曲比例最高,达61.68%,共有29个磷酸化位点,可能定位于细胞核内。启动子上游具有与抗性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调控元件及与生长发育和激素响应...  相似文献   
5.
观赏果树具有观花、观叶、观果、观形的特点,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备受人们喜爱。观赏果树在城市绿化中被广泛应用,不但美化了环境,还丰富了园林景观的颜色和层次,也产生了可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综述了观赏果树在北方园林中的应用、发展现状以及栽培前景,为观赏果树育种及栽培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着色是果实的重要品质性状,也是果树育种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更多高质量的果树基因组测序完成,与花青素相关的果实着色的分子调控机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转座子作为重要调控元件控制MYB转录因子影响果实着色的机制,在一些重要果树上已被揭示。综述了转座子调控果树果实着色的相关进展,特别是基于基因组给出了控制梨果实着色的2个重要转录因子MYB10和MYB114启动子区的转座子插入注释,希望能为红色梨以及其他园艺植物果实着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采用平板对峙法探究了生防链霉菌PBSH9对马铃薯疮痂病菌加利利链霉菌PS1的抑菌活性,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菌株PBSH9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PBSH9对PS1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传代培养3代,对PS1的抑制作用没有减弱,抑制率均大于70%;PBSH9代谢物也可抑制PS1的生长,抑制率为75.21%;PBSH9及其代谢物都可使PS1菌丝之间发生交联、断裂,气生菌丝变短、由弯变直、膨胀变粗,孢子变形,产孢量下降。PBSH9的培养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每100 mL液体高氏1号培养基中接入7 mL PBSH9的种子液,pH为7,28 ℃下恒温培养9 d时,PBSH9代谢物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3.67 m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