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设置氮、磷、钾3个因素,0、1、2、3 4种施肥水平,14个小区的肥效试验,探索早稻最佳施肥配方,结果表明:施尿素300 kg/hm2、钙镁磷肥570 kg/hm2、氯化钾180 kg/hm2的N2P2K2组合施肥比较合理,产量达到6 909.0 kg/hm2,纯收入17 542.2元/hm2。  相似文献   
2.
以树莓果实为原料,以麦芽糊精、淀粉、橘子果皮、蒸馏单甘脂和大豆分离蛋白为辅料,研究了树莓果粉的制作工艺流程,分别对加工过程中不同辅料、果实与麦芽糊精的质量配比、微波干燥中材料厚度、加工时间对树莓果粉感官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制作流程为以麦芽糊精为辅料,树莓果实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7∶1,微波加工时铺设的厚度2 mm,加热时间3 min,干燥后用粉碎机粉碎,用滤网除去树莓种子即可得到理想的树莓果粉饮品。  相似文献   
3.
苹果、黑豆越冬性与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变化高庆玉杨国慧(东北农业大学特产园艺系·哈尔滨第一作者简介:高庆玉,1960年11月生,1977年考于东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获农学硕士,1993年晋副教授,主要从事...  相似文献   
4.
冬季黑穗醋栗叶绿素含量及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枝条树皮中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仲冬(1月份)时达最低点,叶绿素含量变化与月平均气温相吻合.叶绿素含量下降与冰冻低温有关,更与冰冻低温结合日照有关.冰冻能直接引起叶绿素含量下降,其中a的下降率低于b的下降率,因而a/b比值增大.叶绿素含量下降能导致组织细胞电解质渗出率加大,所以冬季冰冻低温及其与光照相结合会造成树皮组织细胞的伤害,其向阳面更重.  相似文献   
5.
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发生·防治及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苹果早期落叶病在我国苹果主产区普遍发生,特别是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危害严重,已成为影响苹果生产的主要病害。简要介绍了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征、生活史及发病条件、防治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叶斑病是近年黑穗醋栗栽培区危害比较大的一种病害,严重时导致叶片大量提前脱落,从而影响树势和产量。分别从黑龙江省海林市、桦川县、宾县和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实验站采集病样,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斑,并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纯化、形态观察和人工接种。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黑穗醋栗叶斑病是由壳针孢属(Septoria)真菌引起的,属于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etes)球壳孢目(Sphaeropsidales)球壳孢科(Sphaeropsidaceae),该病原菌的适宜生长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试验研究主要是确定了导致黑穗醋栗叶斑病的病原,以期为黑穗醋栗的抗叶斑病育种及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黑龙江、吉林4个野生种群蓝靛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L.var edulis Turcz ex Herd)的花的部分性状进行了观察与测量,并应用扫描电镜观测了其花粉的形态和大小。结果表明,各种群在花冠颜色、花冠绒毛密度、苞片形状和角度、花粉粒大小等指标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揭示出东北地区野生蓝靛果种群之间和种群内部均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8.
赤霉素诱导葡萄无核原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赤霉素被发现可以诱导单性结实以来,国内外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部分研究均集中在使用方法及内源激素测定方面,对有核葡萄的生长发育状况研究的却较少.即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解剖学方面对有核葡萄及诱导产生无核的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杨国慧  张仲凯  崔崇士 《园艺学报》2006,33(6):1237-1240
 利用免疫捕捉多聚酶链式反应( Immuno-Capture PCR, IC-PCR) 方法从南瓜的两个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云南分离物(CMV-YN) 和黑龙江分离物(CMV-HLJ ) 中扩增获得约700 bp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 基因片段, 并克隆到pGEM-T载体中。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 CMV-HLJ和CMV-YN两个分离物CP基因长为657 bp, 编码219个氨基酸, 两个分离物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达到96.8%和97.4%。和国外CMV亚组Ⅰ 6个分离物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0%以上, 氨基酸同源性在97%以上, 和亚组Ⅱ 6个分离物的同源性分别为66.4%和73.4%。和国内亚组Ⅰ10个分离物的核苷酸同源性都在89.5%以上, 氨基酸同源性在93%以上, 而和亚组Ⅱ两个分离物的同源性分别为68.3%和73.5%。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MV-HLJ和CMV-YN两个分离物属于CMV亚组Ⅰ。  相似文献   
10.
葡萄的无核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中以黑龙江省两个露地葡萄主栽品种“京亚”、“蜜汁”为供试材料 ,采用不同的化学药剂浸蘸果穗。结果表明 :无核剂 1号的处理效果最好 ,两个品种的无核率分别达到 10 0 %和71.4 0 % ,并且提高了座果率和糖酸比 ,使果实着色均匀 ,果实着色期和成熟期提前一周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