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0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芹菜覆膜穴播压沙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加州王为供试芹菜品种,通过设置5种不同的种植密度,开展芹菜覆膜穴播压沙种植密度试验研究,以确定适宜当地的最佳芹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芹菜的出苗率、生育期及植株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从效益方面考虑,以667 m2种植9万株价格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
西吉县蔬菜产业化从20世纪80年代始,经90年代,至21世纪初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最初粗放经营和零星种植的自给自足经营模式,发展到以市场为导向的规模化经营模式,现成为我县继马铃薯产业之后的第二大经济支柱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曾呈现出了生产和市场不相吻合、增产不增收的现状,为此,笔者对全县蔬菜生产销售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分析我县蔬菜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为我县蔬菜产业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西吉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总结分析了西吉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及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吉县早春气候变化异常,温度回升速度缓慢,气温及地温相对较低,影响早播西芹的生长发育,不利于提早上市。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笔者改变了西芹的传统种植方式,利用地膜及水洗沙相结合的保温和提温技术,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了较为完善的、适合西吉县西芹早春播种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马铃薯使用抗旱保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①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施2.5kg.667m-2产量最佳;②对土壤水分的影响——马铃薯现蕾期0~30cm土壤水分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收获后30cm以下土层土壤水分变化不明显;③对生育期影响——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生育期逐渐延长10~15d。  相似文献   
6.
西吉县马铃薯窖藏现状及减少烂薯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西吉县马铃薯生产以其无可替代的生产规模和生产优势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每年种植面积4.6万hm^2。左右,年产鲜薯105万t以上。有30万t以上的马铃薯被贮藏了下来。但随着贮藏量的不断上升,烂薯问题也就显得尤为突出。据调查,一般年份烂薯损失率为25%~35%,严重的达50%,每年造成至少3600万元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预防烂薯、减少烂薯损失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利用两年生的特性,并发挥设施拱棚在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中的作用,西芹可实现一次种植、两次收获,并能提前或延后上市,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量,有效增加菜农收入。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西吉地区具有海拔高、气候冷凉、无霜期短等特点,可利用拱棚实行一年内西芹两种、两收栽培,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西芹单位面积产量,还有效提高了资源贡献率和菜农的收入。从茬口安排、播种育苗、定植前的准备和定植后的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  相似文献   
9.
西吉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688~2133m,年平均温度5.3℃,全年降水量427.9mm,日照时数2322.3h,无霜期100~150天,土层深厚,多属黑垆土,地下水位低,是宁夏南部山区的农业大县。近年来,西吉县蔬菜生产有了长足发展,面积、产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增加。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蔬菜产业的发展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西吉县的蔬菜产业也具备了大发展的客观条件,蔬菜产业将在西部大开发中成为振兴西吉县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 一、西吉县蔬菜生产的现状 1…  相似文献   
10.
充分利用设施拱棚春提早和秋延后作用,早熟马铃薯采收后复种大白菜,并配套高效节水和地膜覆盖等技术,改变当地一年一季的传统种植模式,实现一年两茬两收,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每亩两茬总产值为17192.7元,纯收入8439.8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