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保护地电热线加温育苗,比传统酿热物加温育苗传热快、控温好、效益高。但怎样安装电热线更省工、省电,减少苗期病害,在这方面报道不多。为此,我们在1987年早春育苗时,进行不同深度电  相似文献   
2.
杨甫贵 《蔬菜》2006,(6):37-37
张家口市宣化区羊坊路口村是河北省最大的芹菜种植专业村,这里产的芹菜每千克售价比别的地方产的贵0.4元左右,而且很畅销。2005年该村芹菜产量达1000多万kg,芹菜种植户平均每户增收近3万元。羊坊路口村种植芹菜已有多年,刚开始他们的芹菜别说卖高价,就连卖出去都难。2000年的冬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丘北县农药市场经营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农药经营人员的培训和市场的监督检查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农药市场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设施西瓜发展很快,实现了周年栽培,西瓜为葫芦科,属异花授粉作物,雌雄花同株,多为单性花,稀两性,自花受精结实率很低,所以在西瓜花期必须采用人工授粉才能结瓜坐果。多年来,在设施西瓜花期普遍采用人工兑花授粉,有效授粉时间仅10d,花期短,花量大,人工采粉到授粉  相似文献   
5.
利用蜜蜂有王蜂群春季繁殖的特性,繁殖出无王蜂群应用于设施西瓜授粉,解决了以往租蜂授粉及雇工授粉费用高的难题,使蜂农出租蜜蜂每群收入增加130元,瓜农授粉成本每667m^2比采用有王蜂群降低230元,比采用人工授粉降低180元。同时增加西瓜产量11%-22%,增收321~643元,实现了蜂农与瓜农双赢。  相似文献   
6.
引进外来熊蜂谨防病虫害侵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林业部门统计,近年来几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60亿元[1].为了预防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我同已建立了510个国家级中心预报点,防范外来有害生物侵害的监测、预报、防御和除治体系.农业部发出通知,我国正遭受400余种外来生物入侵,无论在农业生产和生态方面均给国内带来了严重危害[2].  相似文献   
7.
王凤鹤  李建国  徐希莲  陈强  杨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08-16811
[目的]筛选野生传粉熊蜂,经过人工繁育,应用作物传粉。[方法]采用室内饲养驯化与人工饲喂,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由独居受精蜂王经65 d的精心管理发育商品蜂群,为多种作物传粉。[结果]取代人工激素蘸花,提升果品品质。  相似文献   
8.
杨甫  王凤鹤  徐希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11-10713
[目的]综合评价明亮熊蜂、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3蜂种对温室草莓的授粉效率,更有效地利用蜜蜂为大棚草莓授粉。[方法]采用2m×2m样方观测3种授粉蜂的行为,测定其出巢温度、日活动时间、访花频率、单花停留时间、花粉移出率、柱头花粉沉降数目及授粉效果等,并对3种授粉蜂的授粉成本进行比较。[结果]整个花期3种蜂均十分活跃,明亮熊蜂较快适应环境,意大利蜜蜂阴天不访花;活动起点温度明亮熊蜂和中华蜜蜂的低于意大利蜜蜂;日活动时间明亮熊蜂和中华蜜蜂较长;花粉移出率明亮熊蜂比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高,但访花频率中华蜜蜂比意大利蜜蜂和明亮熊蜂的高;3种蜂的柱头花粉沉降数目没有显著区别;明亮熊蜂与中华蜜蜂授粉后的草莓平均单产、平均畸形果率差异不显著,而与意大利蜜蜂的差异极显著;意大利蜜蜂、中华蜜蜂成本基本相同,显著比明亮熊蜂成本低。[结论]中华蜜蜂为冬季及早春温度较低状态下大棚草莓授粉最佳。  相似文献   
9.
苜蓿切叶蜂的授粉应用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苜蓿生产大国,但苜蓿种子产量一直不高,主要原因是苜蓿开花期间得不到充足的授粉。切叶蜂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苜蓿花朵的协同进化作用,已被证实是为苜蓿授粉最有效的昆虫,在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应用切叶蜂为苜蓿授粉已成为苜蓿种子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为解决苜蓿授粉难题,国内曾引进苜蓿切叶蜂,但由于寄生蜂比率较高现难以规模化生产繁育,同时也给国内苜蓿上的野生传粉蜂带来生态危险,所以开发国内苜蓿授粉用切叶蜂资源势在必行。现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国内外苜蓿切叶蜂的授粉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其授粉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有一位专门研究蜜蜂授粉技术的专家——王凤鹤副研究员.197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昆虫专业.现兼任中国养蜂学会第五届理事,蜜源与蜜蜂授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他的工作重点是:蜜蜂、壁蜂、熊蜂、切叶蜂、中华蜜蜂和多种传粉昆虫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同时开发蜂产品和蜂授粉产品.他提出了:"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应用环境与季节,使用不同的蜂种"的授粉技术,切切实实地解决农民的难题,带动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