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相关知识产权成果的持续转化,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对其水稻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水稻品种权主要来自于水稻研究所、耕作栽培研究所、绥化分院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发明专利主要来自耕作栽培研究所;实用新型专利主要来自水稻研究所和耕作栽培研究所。这些专利主要集中在耕作栽培相关技术和育种相关技术领域。进一步分析发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知识产权工作存在品种保护意识不足和专利质量良莠不齐,缺乏有效转化的问题。同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黑龙江稻区采集病样、分离病原菌的基础上,获得形态差异明显的20株水稻叶褐条斑病菌,利用ITS序列鉴定其均为Nigrospora oryzae,由此推断Nigrospora oryzae为当地主要的水稻黑孢菌种群。此外,依据水稻叶褐条斑病的生物学特征,摸索了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该研究结果为抗水稻叶褐条斑病的遗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CO2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空气中CO2浓度为300ppm,大棚内往往更低,满足不了黄瓜生长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黄瓜产量的提高。为此,我们进行了大棚黄瓜CO2施肥试验,并探索出一套较简单的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以6个恢复系为父本、3个不育系为母本共配制18个杂交粳稻组合,分析了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结果 表明,杂交组合的产量和结实率受母本的影响大于父本,每穗实粒数更多地依赖恢复系,穴穗数和千粒重则受双亲的共同影响.遗传分析表明,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的性状为穗实粒数,主要受非加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盐腺将植株地上部分携带的过量盐分排出体外,是耐盐植物适应土壤盐碱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耐盐禾本科植物中存在典型的盐腺结构。为探明禾本科作物的耐盐碱机制,从而改良其耐盐碱功能,本文概述了禾本科植物盐腺的形态和结构、禾本科植物典型双细胞型盐腺的排盐机制、双细胞型盐腺向体外排出离子的功能特点,以及影响盐腺排盐能力的因素,并对今后深入开展盐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盐腺的抗逆功能可以提高禾本科植物的抗盐性和抗重金属性,平衡作物体内的离子和重金属含量,最终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禾本科植株盐腺对光合作用和病虫害抵抗作用的机理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杨贤莉 《蔬菜》2011,(11):53-54
进行了MI百事达生物肥在甜瓜上的施肥效果试验,以期为生产绿色食品增加新的肥源,以及大面积示范推广MI百事达生物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绥化市三大作物施肥现状作以简要分析,针对重化肥、轻农肥,重氮磷肥,忽视钾肥和微肥的施肥现状,探讨性提出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8.
茄子和辣椒1:1(一垄茄子、一垄辣椒)间作,应用地膜覆盖提高前期地温,前期茄子和辣椒互不影响,后期茄子植株高大,对辣椒起到遮阴作用,防止了地温过高对辣椒产生的高温障碍,同时又满足了茄子对高温、强光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茄子和辣椒采取1:1的栽培方式间作,能够明显地提高了产量,并对茄子起到了一定的抗病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剖析寒地水稻穗部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寒地水稻穗部性状改良提供参考,本研究以高产品种东农415(二次枝梗集中于穗中上部)和优质品种龙稻18(二次枝梗集中于穗下部)及其杂交衍生的包含464个株系的F_(2∶3)家系分离群体为材料,对穗重、穗数、穗长、每穗颖花数、着粒密度、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等20个穗部相关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在F_(2∶3)家系分离群体中均存在双向超亲分离,分布频率接近正态分布。相关分析表明,除穗数、一次枝梗结实率与其他各穗部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外,其余穗部性状之间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其中,穗重与大多穗部性状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且每穗粒数、每穗颖花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及二次枝梗实粒数与穗重的相关系数较大。通径分析表明,每穗粒数、每穗颖花数和千粒重对穗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0.
2012-2013年以少蘖粳Ri22和沈农265为试验材料,研究每穴苗数对物质生产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少蘖粳Ri22和沈农265抽穗前和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及总干物重均随每穴苗数增加而增加,茎鞘和叶片物质转运率和贡献率随每穴苗数的增加而降低;(2)少蘖粳Ri22和沈农265各节间抗折力均表现为每穴2苗>每穴4苗>每穴6苗,各节间倒伏指数均表现为每穴2苗<每穴4苗<每穴6苗,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3)少蘖粳Ri22和沈农265有效穗数随每穴苗数增加而显著增多,每穗粒数随每穴苗数增加而显著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4)少蘖粳Ri22和沈农265的产量随着每穴苗数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为了实现高产与抗倒能力的统一,少蘖粳Ri22在沈阳地区种植适宜苗数为每穴2~4苗,而沈农265则可以适当密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