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鉴定甘薯新品种的生产力、品质、适应性及抗逆性,筛选一批高产、优质、抗性好、适应性广的甘薯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优良品种,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引进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在霞浦县进行示范栽培,根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冬种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冬季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商品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和稻草包心栽培2种方式表现出产量高,薯块表面光滑、大小均匀,商品性好,经济效益显著,田间操作简便等特点,是一种既高产优质又节能减排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土地产出率,2020年以早稻作为头季稻,开展头季稻、再生稻和冬马铃薯品种水旱轮作种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头季稻每667m2产量以农优90最高,达496.7 kg,比佳辐占(CK)显著增产7.19%;再生季每667m2产量也以农优90最高,达328.3 kg,但与CK差异不显著。冬马铃薯每667m2产量以闽薯1号最高,达3 278 kg,比费乌瑞它(CK)显著增产14.22%。分析农优90和闽薯1号品种组合的头季稻-再生稻-马铃薯水旱轮作种植模式的效益,每667m2纯利润达4 322元,说明选择适宜的品种搭配,对推广头季稻-再生稻-马铃薯水旱轮作种植模式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霞浦县冬种马铃薯生产周期短、产量高、用途广,栽培技术直接影响脱毒马铃薯产量。通过介绍马铃薯选种、选地、种薯处理、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防冻害和适时采收等技术措施,为马铃薯科学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乡村聚落是在不同时代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的产物,它表现了人类生活、生产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乡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作为外界因素总是影响着、制约着人类的生活、生产等活动,而为了生活、生产,人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制并反作用于周围的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7.
4个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产量高、商品性好、品质优、生育期适中,可作为马铃薯当家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紫花851脱毒种产量较高、品质较优,比非脱毒的增产显著、裂薯减少、商品率提高,生产上应推广脱毒种薯。  相似文献   
8.
进行超级稻扬两优6号不同种植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超级稻扬两优6号以每667 m2种植密度1.25万丛和1.50万丛处理的产量较高,较其他处理增产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合霞浦县种植的鲜食甘薯品种,本文作者以金山57为对照品种,通过对引进的8个鲜食型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鉴定在当地种植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福薯604鲜薯产量最高,为71.37 t/hm~2,比CK增产22.82 t/hm~2,达显著水平,可在当地作鲜食型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插植期和密度对福薯604生长特性、鲜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插植期为主区、插植密度为裂区开展了田间试验,并从生长特性方面分析了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6月15日插植、每亩插植2 800株的处理产量最优,鲜薯产量达3 695 kg。早插植的甘薯地上部生长缓慢,地下部结薯数减少,单株薯块重增加;迟插植的地上部生长速度快,小薯块所占比例增大,单株薯块重降低。由此可见,合理的插植期有利于提高大中薯率,适宜的插植密度则有利于薯块生长,并提高块根总糖含量和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