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园艺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蘑菇培养料二次发酵新工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培养料二次发酵不同加热控温方法及培养料堆放形式的比较试验,认为控温培养后再行巴氏消毒的二次发酵新工艺可有效地把二次发酵原理同我国食用菌栽培条件相结合,取得显著的增产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
双孢蘑菇褐变的酶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凝胶电泳等生化技术 ,对菇体本身的褐变作了详细的研究 ,结果发现 ,多酚氧化酶 (PPO)是蘑菇采后引起褐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的双孢蘑菇菌株具有不同的PPO酶活性和不同的PPO同工酶谱 ,双孢蘑菇不同的组织部位具有不同的PPO酶活和PPO同工酶谱 ,在蘑菇生长内的整个时期 ,表现出不同的PPO酶活力和不同的PPO同工酶谱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褐变的酶学机理研究(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图谱可以看出,从蘑菇开始扭结成小米粒大到开伞整个过程中,其PPO同工酶图谱基本相似,但褐变程度却有些不同。在生长的开始阶段,电泳迁移率大的快泳区域(Rf0-68~0-70)具有较强的PPO酶活力,褐变程度亦深,但随着蘑菇生长,其活性强带主要是集中的Rf中等区域(Rf0-23~0-53),而随着蘑菇的成熟开伞,其活性强带主要是在Rf中慢泳区域(Rf0-23~0-37)。开伞菇薄菇始薄膜扣菇中菇小菇中豆菇小豆菇图2 蘑菇表层组织在常温中放置的PPO同工酶图谱2-5 蘑菇采后PPO酶活性变化 一般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