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彭州市是四川省大蒜主产区,蒜头年产量保持在8万~10万t,但近年来出现了明显的种植障碍,主要表现为大蒜“回苗”。本试验分别采集彭州市大蒜种植障碍土壤和大蒜正常生长土壤样品,分析其基础化学性质,同时开展水培试验,旨在探明引起种植障碍的主要土壤因子。结果表明,彭州大蒜种植障碍土壤酸化明显,土壤中交换性酸和交换性H~+、Al3+含量显著增加;水培试验进一步证实,土壤浸提液和Hoagland营养液pH是影响大蒜根系生长的主要因素,当培养液pH<5.0时,大蒜根系生长受阻,当培养液pH<4.0时,大蒜根系不能形成。土壤酸化是彭州大蒜种植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3.
化肥越撒越多,农药越打越多,土地越种越瘦……这是我国设施蔬菜迅猛发展背后的尴尬现实。过量、不合理施肥用药,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也严重威胁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从农业部制定《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到科技部启动“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一时间,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双减”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试验田里的无数次探索,承载了人们“绿色农田、放心菜园”的殷殷期盼。  相似文献   
4.
柴丹  帅正彬  郭江洪  杨斌 《园艺学报》2020,47(Z2):2993-2994
‘蓉杂4号’是由自交系1621-2-4-3-1-5-12与15-3-7-7-1-8-2-7-3配制而成的肉丝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和分枝性强。主蔓始瓜节位7 ~ 10节。果实呈束腰近圆筒状,表面布细小瘤。果实纵径22.0 ~ 29.0 cm,横径4.0 ~ 5.2 cm,单果质量285.0 ~ 380.0 g,产量31 239.0 ~ 55 217.0 kg · hm-2。  相似文献   
5.
成都是全国早熟苔蒜种和独头蒜种的生产基地.本文介绍了成都大蒜生产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现状,分析了农药超量使用的4个原因,提出了农药"减量控害"技术途径和大蒜绿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丝瓜种质资源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对68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了枯萎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高抗材料有2份,病情指数分别为6.25和8.26;抗病材料18份,病情指数16.13~29.83;中抗材料33份,病情指数30.73~49.30;感病材料12份,病情指数50.19~68.83;高感材料3份,病情指数78.39~94.82.说明供试的68份丝瓜种质资源中,高抗和抗病材料有20份,可以作为丝瓜抗病育种的亲本,以便选育抗病新组合并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彭州市5个大蒜主产镇的大蒜"回苗"情况的调查,经过2年单因素和3因素处理的防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消毒剂消毒+施生石灰+施有机肥3因素复合处理能有效提高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含量,降低真菌含量,并有效提高土壤的pH、有机质、有效氮和有效钾的含量,能明显控制"回苗"的扩展,大蒜增产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土壤消毒剂+生石灰+微生物有机肥、增施钾肥等对土壤进行消毒、调酸、优化土壤微生物结构及增加有机质含量的有效解决大蒜"回苗"的防控技术,并在彭州市葛仙山镇山泉村建立3.3hm~2核心示范区,在附近乡镇示范推广超过50hm~2。  相似文献   
8.
成都地区茄子年种植面积在1×104hm2以上,经济价值显著。针对连年栽培导致的茄子土传病害严重,在露地生产中病虫害种类多、防治难度大、经济损失严重、农药化肥过度施用等方面的问题。文章总结近几年研究结果,从茄子栽培的品种选择、育苗、嫁接、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重要环节集成了一套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重点通过嫁接育苗控制土传病害,通过筛选使用植物诱抗剂增强植株抗性,减轻气传病害的发生,通过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20%,以期为成都地区露地茄子绿色高效生产做出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