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2篇
综合类   8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尼虫草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近10年来在古尼虫草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从古尼虫草的生物学特征、培养方法、化学成分与分离提取方法以及相关活性成分的药理学作用等研究现状到现阶段的产品开发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以期为古尼虫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较为系统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茭白黑粉菌营养菌丝的分离与确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黑粉菌冬孢子通过单孢子分离所得菌株,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菌丝呈梭状,一般1~17个隔,于分隔处可产生1~2级分支或不分支,其上产生担孢子,两端尖锐或略钝圆,大小为1.5~6.0 μm×16.5~225.0 μm.这些形态特征与冬孢子在马铃薯液体中萌发形成的菌丝形态完全一致.此外,梭状菌丝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形成厚垣孢子,其萌发方式与冬孢子一致.由此,确证了梭状短菌丝是茭白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的营养菌丝.  相似文献   
3.
不同米质发酵生产红曲对莫纳可林K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不同品种大米作红曲固态发酵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以蛋白质和糖分含量高、碳氮比小以及至白度适中、吸水性好并能保持湿度的大米基质,其莫纳可林K含量高,尤其以籼稻类型的K优5号和红花米显著。在红曲发酵过程中,适当摇瓶提高培养基的通气性,莫纳可林K的含量比不摇瓶的成倍增加,高达14.54mg/g。  相似文献   
4.
玫烟色拟青霉的培养及固体培养基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记述了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在6种不同固体培养基上进行三级扩大培养的方法及培养性状,其中以麦麸和米糠混合的固体培养基产孢量可达283亿/g,该菌在这种培养基上产孢量大,容易生长,且该培养基经济实用,容易得到,判断该培养基为优良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虫草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相似文献   
6.
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础地理分布广泛,昆虫寄主多样,能侵染多种昆虫,包括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近年来国外有关其生物学、分类、生化和应用的研究报道显著增多,但国内研究较少。虽然该菌寄主广泛,但国内外对其研究主要作为粉虱、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微生物防治因子。在自然界致病的鳞翅目幼虫虫尸上分离到1株玫烟色拟青霉,其对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有较高毒力。本试验利用惰性载体辅以农(副)产品为材料,对其在不同载体上生长、产孢量及对分生孢子存活的影响进行研究,对于开发和利用这一生物防治资源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高红曲霉发酵产品Monacolin K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的方法均能有效提高红曲产品Monacolin K的含量。其中,UV和LiCl复合诱变Monascus purpureusZZ红曲菌,获得Monacolin K的含量比对照高3倍,其诱变和原始出发株的液体摇瓶发酵单位分别是219.9μg/mL和65.4μg/mL;采用优质大米培养基质及优化发酵培养条件使其Monascus purpureusGX红曲菌发酵的红曲米Monacolin K含量高达14.54 mg/g,比对照2.65 mg/g提高近6倍;尤其在红曲培养过程中添加真菌激发子,一种担子菌的无性型液体发酵物Hxa能明显提高Monascus purpureusZZ液态及固态发酵产品Monacolin K含量达1330.4μg/mL和34.99 mg/g,分别为原始出发株65.4μg/mL和2.48 mg/g的20倍和17倍。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我国西部地区土壤中稀有且重要的真菌资源进行调查,采用经典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方法相结合,对获得的菌株进行鉴定。从西藏采集的样品中分离获得一株蜡蚧霉GZUIFR.SP477菌株,其主要特征是:菌落白色,背面鲜红色;分生孢子梗上仅2-3个瓶梗着生,大多数瓶梗直接着生于菌丝上,单生、对生至轮生;瓶梗椭圆形至柱状,(5.5-10)μm×(1.5-1.8)μm;分生孢子卵圆至长椭圆形,(2.5-6.0)μm×(1.8-2.2)μm,呈短链。基于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方法相结合鉴定,蜡蚧霉GZUIFR.SP477菌株为我国一新记录种,丝枝蜡蚧霉Lecanicillium aphanocladii ZareW.Gams。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分解角蛋白与纤维素的低温菌株,从西藏当雄牧草地分离1株低温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及部分生物学功能研究.形态学鉴定参照Oorschot的分类标准和系统进行,分子鉴定基于ITS1-5.8 SrDNA-ITS2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确定该菌株为毡状地丝霉毡状变种(Geomyces pannorum var.pannorum(Link) Sigler & J.W.Carmich).其最低、最适、最高生长温度分别为5℃、15℃和30℃,在35℃时不能生长,可分解角蛋白和纤维素,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陕西合阳县葱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帚霉E71702M,根据形态学和5.8S-ITS rDNA序列分析研究,鉴定其为草生帚霉Scopulariopsis hibernica。通过CMC-刚果红染色法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产纤维素酶能力,发现E71702M菌株在低温条件下亦能够分泌纤维素酶,具有一定的潜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