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1.
以2年生"长富2号"苹果苗木(中间砧木M26、基砧为八棱海棠)为试材,研究不同类型育苗容器对苹果苗木生长发育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筛选出合适苹果苗木生长发育的容器类型。结果表明:控根容器处理的苗高、地径、生物量、总根长、侧根数、叶绿素总含量等指标均显著大于无纺布袋和营养钵,且控根容器栽植的苗木不存在根系畸形现象,可作为2年生苹果容器苗的最佳育苗容器。  相似文献   
2.
砧穗组合选配是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的关键环节之一,幼树的早果性和易成形性是评判砧穗组合优劣的重要指标,这与幼树根系分布密切相关。以中国苹果生产上8种常见砧穗组合的3年生幼树为试材,采用壕沟法对幼树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8种砧穗组合幼树根构型可以分为M系自根砧、SH系自根砧、乔化实生砧木、M系中间砧和SH系中间砧等5大类。3年生幼树根系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布的主要区域,均为0~60 cm范围,且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大而减少。不同砧穗组合,根系长度以直径2 mm级别的根系最长,其次是直径2~5 mm的,10 mm以上的最短。乔化实生砧木较无性系矮化砧木粗根多,而须根少;矮化砧木中,M系砧木根系构成以须根为主,而SH系和青砧系砧木须根均较少。砧穗组合幼树的地上分枝数、短枝比例和花芽数等早果性指标与细根(直径2 mm)根系数量、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对各砧穗组合易成花和易成形的综合评价,认为在渭北黄土高原有灌溉条件的地区,M系自根砧和中间砧组合早果性好和易成形较好,而SH系组合较易成形,但早果性较差,乔化组合早果性最差,这与它们的根系分布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刘小杰  樊胜  李国防  檀鸣  默宁  马娟娟  张东  韩明玉 《园艺学报》2017,44(11):2041-2054
从苹果金冠基因组中鉴定得到18个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formed(PIN),对其进行理化特性、基因结构、系统进化和启动子元件分析。结果表明,MdPIN基因家族中,含有1~14个外显子,0~13个内含子;MdPIN蛋白的保守基序数量在3~10。苹果PIN和拟南芥PIN等蛋白高度同源,且根据其进化树分为G1、G2和G3亚组;18个MdPIN在不同基因型苹果的不同器官中表达具有明显差异。以‘长富2号’为材料,从其腋芽中克隆得到一个候选基因MdPIN15,其开放阅读框为1869 bp,编码622个氨基酸。实时定量PCR表明,MdPIN15在梢尖部位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腋芽,在花芽中表达量最低;,外源GR24和Lovastatin(LVS)处理降低MdPIN15的表达量;6-BA和去茎尖处理提高了MdPIN15的表达量。MdPIN15在介导细胞分裂素(CK)、生长素(IAA)和独脚金内酯(SL)等激素调控腋芽萌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2年生苹果"烟富3号"乔化苗、中间砧苗、自根砧和1年生普通中间砧苗为研究对象,测定短截处理和普洛马林处理间分枝数目、分枝长度、分枝角度、分枝高度的差异,探讨短截和普洛马林处理对不同砧木类型的苹果苗木分枝与生长特性的影响,为生产多分枝大苗及缩短果树整形周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70cm短截的2年生乔化苗与常规方法繁育的中间砧苗经1 000mg·kg~(-1)普洛马林促分枝处理,有效分枝数目、长度、角度适中,分枝高度合理,达到了理想的促分枝效果,为其提早整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苹果全基因组数据,对苹果TOPP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苹果TOPP基因家族共44个成员,分布于15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苹果、桃和拟南芥TOPP高度同源;苹果TOPP基因结构中含1~2个外显子和0~20个内含子,以及10个保守基序;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苹果TOPP基因家族成员不仅受到光、热等环境影响,还受多种激素综合调控;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家族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分析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和TDZ)诱导苹果腋芽萌发的转录组数据,锁定了与其相关的候选基因MdTOPP13和MdTOPP28;克隆其序列并进行比对,两者表现出高同源性。以苹果砧木品种‘SH40’腋芽为材料,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外源6-BA和TDZ处理后上调了MdTOPP13和MdTOPP28在腋芽中的表达量。综上可知,MdTOPP13和MdTOPP28在介导细胞分裂素调控腋芽萌发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