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以芒果中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为研究对象,探讨加热与超声波作用对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的加热(≤50℃)或0℃低温超声波(403.19、601.25、799.31 W/cm2)处理酶液,随着时间的延长,酶活性逐渐下降,但酶残留活性均在75%以上;而超声波与热处理结合能使POD和PPO显著失活,在45℃,799.31 W/cm2条件下处理15 min后,PPO、POD残余酶活力分别降至38.66%、14.43%。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和热处理结合对芒果PPO和POD的钝化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采用培养皿法,以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根长、芽长为测试指标,探讨了解草唑与乙草胺混用、解草唑浸种2种处理方式解除乙草胺对油菜药害的解毒效果。结果表明:50~400mg/L的乙草胺对油菜根长、芽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乙草胺用量呈正相关。当加入解草唑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乙草胺对油菜的药害,其中解草唑浓度为100mg/L时,对100mg/L的乙草胺解毒作用比其他浓度的解毒效果好,对油菜根长为6.48%,对油菜芽长为23.12%;当用解草唑浸种处理时,乙草胺浓度大于200mg/L,解草唑对油菜芽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解毒作用,而对油菜根的生长无解毒作用。在解草唑的2种处理方式中,解草唑与乙草胺混用时的解毒效果优于解草唑浸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益微微生物菌剂拌种缓解乙草胺油菜药害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盆栽法测定了益微拌种对乙草胺油菜药害的缓解效果,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益微拌种对油菜叶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并采用GCMS法检测油菜植株中乙草胺的残留量。结果表明:乙草胺的施用量为840~1 680 g/hm~2时,对油菜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益微拌种处理后,均能显著缓解乙草胺对油菜的药害,当乙草胺用量为1 680 g/hm~2、拌种量为25 g益微拌1 kg油菜种子时,油菜的株高、鲜质量恢复率分别为79.31%和178.57%。与单用乙草胺处理相比,先用益微拌种后喷施乙草胺,油菜植株中GSH含量增加,GST活性提高,同时乙草胺残留量极显著降低。说明益微微生物菌剂能提高植株中相关抗逆酶的活性,促进乙草胺的降解,从而显著缓解乙草胺对油菜的药害。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政府提出越来越高的责任要求,政府的福利建设越来越庞大。在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力量雄厚,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研究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跨国公司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是中坚力量,那么跨国公司对责任的作为将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紫外光胁迫对二种朱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种朱槿为试材,研究了UV-B辐射对朱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总黄酮类物质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V-B辐射胁迫下,2种朱槿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均发生明显的变化,七彩朱槿具有较强的抗UV-B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6.
酸雨中的SO4^2-和NO3^-等阴离子在土壤中迁移时会引起大量的盐基离子淋溶,导致土壤退化。用室内土柱模拟SO4^2-和NO3^-在红壤旱地各土层中的垂直穿透状况,并用Hydrus-1D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N05在红壤各层中的穿透速度较快,其中在耕作层的穿透曲线峰值最高,C/C0达到0.39,峰值高低顺序依次为:耕作层〉母质层〉淋溶层〉犁底层。SO4^2-在土柱中的穿透速度远低于NO3^-,穿透曲线有明显的拖尾现象。其在各土层的穿透时间依次为:母质层〉犁底层〉淋溶层〉耕作层;而其峰值高低顺序依次为:耕作层〉淋溶层〉母质层〉犁底层,最高点耕作层的顶点C/C0仅为0.22。用Hydrus-1D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模拟,所得的SO4^2-和NO3^-穿透土壤的浓度模拟值与其实测值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利用数学模拟获得了饱和导水率和垂直扩散率等溶质运移参数,并预测了研究区酸雨后SO4^2-和NO3^-在红壤耕层的迁移状况,表明SO4^2-会在酸雨结束后持续淋溶,从而影响土壤中Ca、Mg等盐基离子的淋失。  相似文献   
7.
采用培养皿法,探讨了解草啶浸种、解草啶与乙草胺混用解除油菜对乙草胺药害的解毒作用。结果表明:在乙草胺浓度为50mg/L时,对根长、芽长、单株鲜重的抑制作用分别为34.3%、36.13%、33.12%,且抑制作用随着乙草胺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用解草啶处理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乙草胺对油菜的药害,其中解草啶浸种浓度为50mg/L、乙草胺施用浓度为200mg/L时,对油菜根、油菜芽、单株鲜重的恢复率分别为3.63%、13.14%、7.16%。当解草啶浓度为100mg/L与200mg/L的乙草胺混用时,对油菜根、油菜芽、单株鲜重的恢复率分别为13.85%、36.73%、21.45%。说明解草啶浸种、解草啶与乙草胺混用时均能一定程度地保护油菜免受乙草胺的药害,但解草啶与乙草胺混用的效果优于解草啶浸种的。  相似文献   
8.
9种杀菌剂对核桃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及联合毒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室内筛选出防控核桃炭疽病病原菌胶胞炭疽菌的高效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室内测定9种杀菌剂对胶胞炭疽菌的抑制作用,以及40%咪鲜胺水乳剂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复配后对胶胞炭疽菌的抑制作用及联合毒力。结果表明,9种杀菌剂中40%咪鲜胺水乳剂对胶胞炭疽病菌抑菌作用最强,EC50为0.048 2 mg/L;1%申嗪霉素悬浮剂次之,EC50为0.139 3 mg/L;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抑菌作用最差。40%咪鲜胺水乳剂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在7∶1~1∶3范围内复配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比例为3∶1的共毒系数CTC最大,为214.296 6。40%咪鲜胺水乳剂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可有效抑制胶胞炭疽病菌菌丝生长,2种杀菌剂复配对胶胞炭疽菌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9.
选用750只健康的37周龄产蛋期黑羽番鸭,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2%、4%、6%和8%发酵饲料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7 d,探究发酵饲料对产蛋番鸭生产性能、体组织脂肪含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的产蛋率、平均蛋质量、平均日产蛋质量、料蛋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日粮中添加4%、6%和8%发酵饲料显著(P<0.05)降低了破(软)蛋率;不同水平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胸肌和腿肌中的脂肪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和4%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FAS和LPL及8%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PPAR–γ基因表达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的,4%、6%和8%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腹脂ATGL基因表达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的,腹脂PPAR–γ基因表达量相比对照组的有增加趋势(P=0.07);4%发酵饲料组Sobs指数显著(P<0.05)高于6%发酵饲料组的,且4%发酵饲料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的;添加8%发酵饲料显著(P<0.05)降低了unclassified_o_Bacteroidales的相对丰度,添加4%发酵饲料显著(P<0.05)提高了norank_f_Oscillospiraceae的相对丰度。可见,饲粮中适量添加发酵饲料,能降低产蛋番鸭破(软)蛋率,调节鸭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在属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产蛋番鸭日粮中混合发酵饲料适宜添加水平为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