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具有内生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提升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所起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其培育和发展问题也受到了各方关注。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核心功能和衍生功能分别进行界定后,从统分结合的角度,提出了以土地流转为中心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和约束作用、强调主体间分工协作、突出主体要素整合功能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是顺应现代农业分工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是我国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和生力军,其培育和发展问题事关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全局。从制度变迁角度对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发展历程进行了评析,分析了该组织应该具有的服务、替代、资源整合以及经济功能,提出了加强制度规范与政策支持,强化区域布局与进行特色经营,注重自我发展与适度盈利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维国 《北方园艺》2016,(6):171-175
作为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体,农业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分支。发展农业旅游能促进农业多功能释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地转移平台。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创新发展观念、保护特色文化、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等是促进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完善政策和法律系统、健全资金投入机制以及加强基础设施、乡村社会文化、行业标准建设等则是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维国 《北方园艺》2016,(2):205-208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整体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得更为紧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助推整体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手段,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可能面临良好政策、先进技术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带来的新发展机遇,也可能面临支农投入相对减少、转型压力加大以及工商资本入农等带来的新挑战。因此,要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步伐,有必要制定专项政策确保其支持投入不缩水,做精农业科技增量并激活存量保证其顺利转型,正确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完善其外部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江维国 《湖北农业科学》2016,(18):4853-4858
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剧了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紧迫性,也将农业生产组织创新的重要性推到了新的高度。基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及新常态下农业生产组织创新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农业生产组织创新的内涵。通过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农业生产组织创新面临的新旧挑战及其实践意蕴,提出了相关制度变迁或创新等新常态下诱导农业生产组织创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数字技术,正成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数字技术对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供给的赋能主要体现在:促进供给主体协同化、供给内容多样化、供给决策智慧化以及供给方式规范化,但数据异质性、数据孤岛、技术过度依赖和数字鸿沟等因素制约了数字技术的赋能效应。因此,要构建标准化数据体系、优化数据共享流程、完善数字决策规则并提高村民数字素养,以充分释放数字技术赋能效应,促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供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