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玉米螟的为害特点出发,简介了影响玉米螟发生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因素详细介绍了防治玉米螟的主要技术,对生产加以指导。  相似文献   
2.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宏伟蓝图的形象描给.垫江县县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全会对垫江县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布署.笔者认为,推进垫江县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开好头、起好步、抓住重点.因此,认真探讨垫江县"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资金来源、以及工业和城市如何带动农村发展等关键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华单208是辽宁省引种中心选育,2002年辽宁省审定通过(辽审玉[2002]153号),2005年重庆(渝引2005013)认定,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播种至成熟133d;株高258.8cm,穗位高100.5cm,叶色中绿,株型半紧凑,生长势强。锥形穗,果穗长20.2cm,穗行数17.0行,行粒数36,7粒,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0.4g,籽率85%。总淀粉含量76.77%,粗蛋白含量9.62%,粗脂肪含量4.7%,赖氨酸含量0.31%,容重678.2g/L.抗倒性较强:经病、虫抗性接种鉴定:抗纹枯病,玉米螟,中抗大、小斑病,茎腐病,感丝黑穗病。2004年重庆市杂交玉米引种试验,平均单产479.1kg/667m^2,比对照增产10.1%:  相似文献   
4.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水稻常发性虫害的一种。水稻分蘖期受害影响其正常生长;中后期受害,影响产量更明显,特别是后期剑叶受害,造成秕谷率增加,损失严重。因此,掌握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发生的环境,从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几方面入手,达到更及时、更有效地防治稻纵卷叶螟,确保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5.
汤兰 《南方农业》2010,(2):22-23
结合重庆市垫江县实际,从良种选择、免耕栽培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小麦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资玉1号玉米是新优品种资中县种子公司用自育系865G作母本,引进系齐205(山东农科院)做父本组配而成.2001年通过四川省审定,2003年重庆市审定认证.中熟种,生育期116天.  相似文献   
7.
汤兰 《西南园艺》2010,(1):49-50
研究不同留桩高度对再生高粱二季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桩高度与再生高粱二季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再生高粱的生育期长短也呈负相关,即再生季高粱二季产量和生育期长短随留桩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不同育苗方式旱育抛秧与常规旱育秧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秧苗素质以塑盘旱育抛秧最佳;无盘抛秧剂包衣抛秧优势突出,田间表现好;抛后直立苗率高,立苗成活快,分蘖率、成穗率高,叶面积指数大,干物质积累多,效益高;可实现小,中、大苗壮秧带土抛植,且不用秧盘,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9.
垫江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利用垫江的光照、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选用适合当地熟期的高产、高效、优质小麦杂交品种,因地制宜地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精耕细作、科学施肥管理并创建高产群体,获得小麦高产,实现增产增收,对农民生产加以指导.  相似文献   
10.
汤兰 《西南园艺》2014,(4):20-21,27
2013年,在重庆市垫江县开展了双低油菜品种对比及“一种双收”试验,结果初步表明,“一种双收”对油菜产量影响不大,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摘薹的8个处理除鼎油杂3号以外,其余7个品种均比对照油研10号收益高,其中先油188收益最高,折合每hm^2收益21378.0元。在具体操作中,“一种双收”应选用冬性较弱,抗病虫,生育期中熟偏早,苗薹期营养生长旺,易早发,摘薹后再生能力和恢复能力强,菜薹食用无苦涩味、营养价值高,油菜籽产量高的油薹兼用型“双低”优质油菜良种;增施薹肥,促分枝早生快发;适时适度摘薹,当菜薹抽出20~25cm高度摘薹10~15cm,基部留足10cm以上以便分枝,早抽薹的早摘,迟抽薹的迟摘,切忌大小薹一起摘而影响菜薹和油菜籽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