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揭示雅江源区风沙化土地发育的气候变化背景,通过对雅江源区周边4个基本气象站1973-2007年的逐日气象资料进行等权平均取值.采用气候线性趋势分析法,研究了气温、降水、日照时数、风速等气象因子近35 a的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1)雅江源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6.12 mm,日平均气温为2.77℃、最高气温为10.72℃、最低气温为-4.81℃,年日照时数为3 295.16 h,年平均风速为2.92 m/s.(2)近35 a来,雅江源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1986年以后,平均气温线性升温率为0.77℃/10 a,高于近35 a来的平均值0.47℃/10 a和珠峰地区5站平均线性升温率为0.234℃/10 a.(3)年平均降水量的波动较大,增加趋势不明显,平均增长率为0.43 mm/10 a.降水量主要集中于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9.72%.年平均日照时数波动性较大,上升趋势不显著.以5月和10月较高,1月最低.年平均风速下降趋势明显,以3月最大,为3.67 m/s,11月最小,为2.20 m/s.可见,雅江源区是中国同期升温最显著的区域.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同时又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经济资源,正日益影响着全球的环境与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一直受缺水困扰。水资源承载力作为衡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已成为水资源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为此,在总结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取得的成果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研究了pH和C/N对污泥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并利用回归方程对其产气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当pH 6.50~8.00时,C/N 20~30之间变化时,产气量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当pH 7.25和C/N 25时,污泥单位产气量最高;以pH为因素A,C/N为因素B,单位产气量为响应值R1,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模型得到二次系数方程,根据方程预测,当pH 7.09和C/N 25时,其理论最高产气量可达345 m L/g,而实际验证试验的产气量结果为(348±6)m L/g,与预测值相差仅0.8%,可见该方法确定的最佳条件合理,可以很好地用于污泥厌氧发酵条件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1982—2010年西藏草地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生物电化学系统还原CO2合成燃料或有机化工产品近年来已成为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热点。首先就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生物电化学系统还原CO2产甲烷的阴极功能微生物、生物电化学系统还原CO2产甲烷的机制、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反应器及影响生物电化学系统还原CO2产甲烷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然后分析了生物电化学系统还原CO2产甲烷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其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生物电化学系统还原CO2产甲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985-2010年西藏粮食产量对气候和耕地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西藏宜耕土地面积少,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且对气候变化敏感,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揭示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利用1985-2010年西藏粮食产量、38个气象站资料和4期遥感数据,采用Thornth waite模型和指数曲线法计算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分离作物趋势产量和气候产量,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积距平法分析气候变化趋势,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和土地变化率分析耕地的变化,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粮食产量与气候变化和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1985-2010年,西藏粮食总产量、气候生产潜力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分别为77.83×107 kg、7419.58 kg/(hm2·a)、1948.93 kg/hm2,均呈波动上升趋势,粮食生产潜力实现率平均为25.86%,且呈逐渐上升趋势,粮食产量正在向气候生产潜力靠近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气候产量占粮食单产的比值在-10.74%~8.03%波动,变化幅度呈减小趋势,粮食生产受气候的影响程度不断下降;3)西藏≥0℃积温、生长季平均气温、降水量分别为2 224.53 ℃ 、11.41 ℃、387.48 mm,均表现为增加趋势,生长季日照时数平均为1095.45 h,呈减少趋势,各气候要素变化的转折年份出现在1994年;4)西藏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气候产量与耕地面积、≥0℃积温和生长季降水量的关联度均介于0.633~1.321之间,与生长季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的关联度介于0.595~0.641之间。耕地面积、≥0℃积温和生长季降水量是影响粮食产量的最主要因素。该研究可为识别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保障西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徐州山地森林生态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徐州山地森林标准地调查数据,从森林结构与功能和森林健康状况2个方面来构建森林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等级评分法、加权综合指数法来评价徐州山地森林生态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无论是森林结构与功能还是健康状况,森林生态质量都是天然林好于混交林,混交林好于人工林;徐州山地森林生态质量等级好、中、差所占的比重大小悬殊,其中质量等级为差的所占比重最大,说明了徐州山地提高森林生态质量还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鱼腥草全草中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海明  戴永强  刘小文  桂莹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5):1032-1034,1037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索氏回流法提取鱼腥草全草中的黄酮。优化了索氏回流法的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固液比等提取条件;索氏回流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4 h、固液比1∶30(m/V,g∶mL,下同),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12.59%。采用硝酸铝比色法测定鱼腥草全草中的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芦丁浓度在48.75~377.31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4);相对标准差RSD为0.21%,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10%,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长顺站最近30年气候资料的分析,说明探测环境变化与气象要素变化的关系,以提高人们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认识,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分析自动站降水值出现误差的原因,包括雨量传感器基点定位因素、关键元件损坏、机械原因、维护保养不及时等,并提出相应处理方法,以期提高自动站降水值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