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光质补光处理对郁金香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为调节冬季温室栽培郁金香的花期,采用白光、UVB、UVA、蓝光和红光等光质对郁金香进行补光处理,探讨不同光质对郁金香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补光对郁金香花朵形态无明显影响,但除白光外,其他补光处理均提早开花并提高开花整齐度,红光和蓝光明显促进郁金香植株干物质向花朵分配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阿月浑子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阿月浑子良种‘科尔曼’的种子和枝条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1/2DKW和1/2DKW+6-BA3.0mg/L+NAA0.05mg/L作为种子萌发和茎段分化的培养基;1/2DKW+6-BA4.0mg/L+IBA0.05mg/L为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可达3.6;1/2DKW+IBA5mg/L+NAA1mg/L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75%以上,移栽在河砂与蛭石(3∶1)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79%以上。  相似文献   
3.
阿月浑子总酚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阿月浑子叶片为试材,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提取液成分、提取液质量分数、浸提时间、浸提次数、料液比因素对阿月浑子总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次数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料液比,提取液成分对总酚提取量的影响最小;阿月浑子总酚提取的最优条件为:用40%的丙酮水溶液,1:75的料液比,提取3次,每次60min。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合北方地区生长的耐寒绿叶阔叶树种。【方法】以火棘、桂花、广玉兰三种常绿阔叶植物为试验材料,比较了这三个树种引种于北方地区后的自然越冬表现及其抗寒性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自然降温过程中,这三种常绿阔叶植物的电导率、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下降而升高,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又降低;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与气温变化部分相关性;可溶性糖含量只与气温降低有关,短期内的气温回升对它们作用微小;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温度变化无相关性。【结论】广玉兰和桂花抗寒性较强,火棘则最差,这与露天生长状态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以松塔景天和粗壮景天的幼嫩茎尖段为外植体,通过初代培养、继代增殖、生根培养及驯化移栽建立了2种景天的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初代培养的松塔景天和粗壮景天最适灭菌时间分别为3 min和4 min;适宜增殖的培养基分别为MS+6-BA0.50 mg/L+NAA0.10 mg/L和MS+6-BA0.50 mg/L+NAA0.05 mg/L。生根最适培养基分别为1/2 MS+IBA0.50 mg/L和1/2 MS+IBA0.30 mg/L。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不同光强对地被菊花期观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试图利用地被菊这一优良材料进行林下栽培,通过不同遮荫处理,对地被菊‘紫勋章’花期观赏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隶属函数分析,不同光照强度下地被菊‘紫勋章’的开花能力依次为全光80%>全光60%>全光100%>全光40%>全光20%>全光10%。地被菊适合生长于全光40%以上范围的环境中。花青素含量、总黄酮含量与光照强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2、0.795。  相似文献   
7.
用自旋标记ESR波谱法研究杨树抗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漫  黄敏仁 《林业科学》1997,33(3):212-218
以自旋标记物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氮氧基)标记杨树叶膜磷脂酰甘油(PG),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ESR)测定了杨树不同抗寒品种及其杂种后代PG的相变温度。同时用气相色谱法对PG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耐寒的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cv'Lux'I69/55母本)的PG在4℃左右发生相变,抗寒的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cvI-45/51,父本)的PG则在-12℃发生相变,6个杂种后代均在-2℃-11℃范围内发生相变。而且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不同抗寒品种叶内PG的饱和脂肪酸水与PG的热致相变行为相关。抗寒品种的PG饱和脂肪酸水平低于不抗寒品种,以致前者的PG相变温度低于后者从而表现为抗寒。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国槐和中林46杨幼苗膜类脂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薄层层析法和气相色谱法研究盐胁迫前后国槐(Sophora japonica)和中林46杨(Populus xeuramericana(Dode)Guiner CL.‘zhonglin-46')幼苗叶和根系生物膜类脂组成的变化,揭示生物膜类脂在树木抗盐方面的作用. 结果表明:盐胁迫后国槐叶的磷脂含量上升,中林46杨叶磷脂含量略有下降.这两个树种生物膜磷脂的最大差别是盐胁迫前后中林46杨叶和根系PC/PE的比值明显高于国槐,并且中林46杨叶和根的总极性脂的不饱和指数都大于国槐的叶和根,说明中林46杨生物膜的流动性大于国槐的.并且在盐胁迫后中林46杨根的极性脂脂肪酸的饱和水平只增加13.23%,而国槐叶的极性脂脂肪酸的饱和水平增加34.49%. 这些差异是导致盐胁迫后中林46杨叶中Na+和Cl-含量比国槐叶中的Na+和Cl-含量高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中林46杨比国槐抗盐能力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国槐和中林46杨幼苗膜类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薄层层析法和气相色谱法研究盐胁迫前后国槐(Sophora japonica)和中林46杨(Populus xeuramericana(Dode)Guiner CL.‘zhonglin-46‘)幼苗叶和根系生物膜类脂组成的变化,揭示生物膜类脂在树木抗盐方面的作用. 结果表明:盐胁迫后国槐叶的磷脂含量上升,中林46杨叶磷脂含量略有下降.这两个树种生物膜磷脂的最大差别是盐胁迫前后中林46杨叶和根系PC/PE的比值明显高于国槐,并且中林46杨叶和根的总极性脂的不饱和指数都大于国槐的叶和根,说明中林46杨生物膜的流动性大于国槐的.并且在盐胁迫后中林46杨根的极性脂脂肪酸的饱和水平只增加13.23%,而国槐叶的极性脂脂肪酸的饱和水平增加34.49%. 这些差异是导致盐胁迫后中林46杨叶中Na 和Cl-含量比国槐叶中的Na 和Cl-含量高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中林46杨比国槐抗盐能力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地被菊露地越冬期间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被菊(Dendranthema×grandiflorum Kitamura)‘紫勋章’品种为植物材料,对其在北京秋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叶片、脚芽、根进行测定分析,并运用相关分析法对各生理指标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露地越冬过程中,地被菊的根系活力随温度缓慢下降;叶片、脚芽的相对含水量及根的含水量随温度降低而下降;叶片、脚芽的SOD、CAT酶活性总体呈升降趋势,POD则相反,而根的酶活性只在突然降温的短期内及1月份出现显著变化,总体受低温影响较小;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脚芽和根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总体呈升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地被菊的抗寒性与相对含水量、SOD、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根系活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