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和生长时期对丹参根与地上部产量和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紫花丹参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垄单行[三种密度:H1(8万株·hm-2)、H2(10万株·hm-2)、H3(13.3万株·hm-2)]与大垄双行[三种密度:H4(8万株·hm-2)、H5(10万株·hm-2)、H6(13.3万株·hm-2)]两种垄作方式,动态取样,测定并分析不同垄作方式、种植密度和生长时期的单株重、产量、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大垄双行丹参单株干重、产量、根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平均值均高于小垄单行。根的单株干重和产量的最佳处理分别为H5(48.09 g)、H4(5 986.69 kg·hm-2),均在11月19日最高;地上部单株干重和产量的最佳处理均为H4(50.34 g、6 712.75 kg·hm-2),均在10月14日最高。根中主要活性成分总含量(总丹参酮+总黄酮+总酚酸)在两种垄作方式下均呈“升-降...  相似文献   
2.
黄芩是常用的大宗药材,市场需求量大,为了解当前各产区黄芩栽培技术、管理水平、品质和产量的差异,对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等我国黄芩主产区的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各主产区的生态环境、栽培方式、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建议当前应进行黄芩生态适宜性区分析及各产区适宜栽培技术研究,以便形成黄芩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进一步为黄芩栽培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丰盈群众“菜篮子”,稳定蔬菜价格,重庆市决定,1989年对蔬菜产销体制继续执行“放管结合”的方针,在价格管理上,适当提高收购价格,稳定销售价格,强化价格管理,建立报表制度。  相似文献   
4.
川陕革命老区大巴山区拥有优良乡土竹种资源和生产绿色食品的山地立体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竹林经营类型转换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竹业发展的根本。山地立体生态环境是竹林类型分布和资源培植配置的主导因素,是大巴山笋竹产业发展的优势潜力。在分析大巴山区竹资源基础与笋用开发潜力的基础上,围绕周年产笋的区域基地建设进行了笋用竹资源培植配置设计,涉及11个竹种,3种培植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社区林业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表明,社区林业思想和方法对退耕还林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并且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林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人民群众对林业生产活动的参与性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林业生产积极性和当地林业综合效益的发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社区群众参与森林经营管理活动的机会逐渐增多,参与面逐步扩大,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我们运用社区林业评估方法(CFA)对四川省平昌县社区林业项目试点村——六门乡凉云村和坦溪乡百花村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了村民林业生产参与性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机遇,并初步探索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丹参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0、75、150、225 kg/hm2)对丹参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丹参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降低丹参MDA含量,当施钾量为150 kg/hm2时,丹参MDA含量最低;施用钾肥可提高丹参SOD、POD、CAT活性,在施钾量为150 kg/hm2时,丹参的SOD和P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AT活性也处于较高水平,说明适量施钾可通过提高丹参体内的保护酶活性,抑制膜质过氧化作用,减少MDA的生成。丹参叶绿素含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当施钾量为150 kg/hm2时,丹参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片衰老迟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