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园艺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我们在研究凤尾菇栽培技术的同时,还开展了下床培养料的再利用试验,现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沼气发酵①瓶装发酵采用10升发酵瓶,投料80%,干物质含量14%。用料配比设四个处理:a.稻草625克(对照);b.下床菇料625克;c.稻草+红萍各310克;d.下床菇料+红萍各310克。四个处理均另加猪粪1875克,种子液2500毫升、水3000毫  相似文献   
2.
本项研究表明:蘑菇、草菇、凤尾菇以稻草为原料,在开放式栽培条件下,培养料中都有固氮菌存在,据我们测定,每克料含量变动在0.4—44000万个之间,三类菇料中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高的可达1毫微克分子乙烯/瓶,小时,低的只有7.42×10~(-5)毫微克分子乙烯/瓶,小时。三类菇料中分离到的固氮菌与其相应菇类的关系:一是,所有固氨菌与其相应菇类可以共同生长;二是,某些固氮菌对菇类尚有促生作用;三是,有的固氮菌与相应菇类一起生长,其固氮酶活性可以得到提高。上述结果告诉我们,在这些菇类栽培中应用固氮菌为菇类创造有利生物因素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菇类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适宜,可使菇类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从而获得理想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菇类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中有害因素的防治,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创造和运用有利生物因素则显得不足。本项研究想通过对菇料中固氮菌的数量、固氮酶活性,固氮菌与菇类的关系等方面的调查,为改善菇类栽培中的生物因素或为固氮菌在菇类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几种食用菌麦粒种超低温保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发表了不少利用培养在琼脂斜面上的菌丝块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报道,这种方法虽然是成功的,但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比如保护剂的浓度、处理时间以及毒性等。我们试用草菇、香菇、蘑菇、凤尾菇、金针菇、黑木耳、毛木耳七个菌种的麦粒种,不用保护剂进行液氮保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材料与方法(一)制麦粒菌种选新鲜、饱满的麦粒,在流水中浸一夜,洗净。锅中蒸20分钟左右,麦粒熟透。但不开裂即可。在麦粒中加入1~1.5%碳酸钙,调节pH值到7.2,搅拌均匀。装入试管,在1.4kg/cm~2下灭菌2小时,冷却后接种,在24~26℃下培养。(二)冷冻处理将菌龄为14天的麦粒种,装在经高压灭菌的特制聚丙烯液氮管中,系上绳子,迅速投入液氮罐中保存1~4天。  相似文献   
4.
5.
6.
864菌株是我室1986年从草菇培养料分离所得,经人工培养回接于培养料中,在多种菇(如草菇、蘑菇、姬松茸菇等)的生料栽培上均收到了提高菇的产质量、节省成本的显著效果。1994年将该菌在金针菇栽培上作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864菌是我们从草菇堆料中分离筛选出的一株细菌,利用此菌栽培草菇,可比常规栽培提高产量15%~25%。今年我们利用864菌的粗提物对蘑菇栽培进行试验,从本所和闽候两个点试验结果来看,增产率为11%左右。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吉兰泰地区的天然梭梭林人为破坏严重,其生境的主要特征为干旱性强,年平均降水量104.7mm,旱年占33%,且全年降水量的92%为日降水量小于5mm的无效降水,地貌类型简单,平缓沙地,沙丘、低洼地交错分布,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其下有粘土间层,梭梭根系发达,垂直根可深达地下水湿润区,水平根幅在100m^2以上,亦多层分布。平缓沙地和沙丘是梭梭林的适宜生境,因人为破坏情况不同,经聚类划分为5种基本。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