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4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园林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园林专业学科特点及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需要,在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应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力争在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2.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是四大商品切花之一,对其保鲜技术的研究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现从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两个方面对近年来香石竹切花保鲜技术的研究成果做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广泛的适用性、可靠的安全性和系统的控制性是未来保鲜技术的三大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PEG胁迫对柠条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PEG浓度对柠条两个栽培种(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EG浓度升高,种子发芽率降低;种子萌发时α-淀粉酶活性、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其中25/20℃条件下,5%PEG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酶活性最高.相同温度和低于15%PEG条件下,柠条锦鸡儿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高于中间锦鸡儿.  相似文献   
4.
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想及课程设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时代发展和园林专业特点,分析了园林专业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提出了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兴趣、个性以及发展方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园林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园林专业学科特点及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需要,在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应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力争在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Frankia菌—细枝木麻黄(Casuarina cunninghamiana)共生体对土壤Pb污染的响应,采用盆栽试验,本试验研究了一定铅(Pb)处理下施用Frankia湿菌体0(CK)、10、20?mg·株?1对细枝木麻黄结瘤量、地上部分Pb、K、Ca、Mg、Cu、Mn的含量、逆境生理以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经本...  相似文献   
7.
6-苄基腺嘌呤(6-BA)、硫代硫酸银(STS)、二氯化钴(CoCl2)、乙醇等化学药剂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香雪兰切花瓶插寿命和品质。其中,6-BA、STS对香雪兰切花的保鲜特别是品质改善方面效果明显,CoCl2的保鲜效果亦较好,但有使花朵色彩变浅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佛手瓜集食用、绿化、观赏于一生,是一种新型的园林花卉植物,本文通过对佛手瓜生物学性状的观察,简述了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观赏价值和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9.
激素和基质对黄花远志扦插生根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素和扦插基质是影响扦插生根的重要因素.本试验研究不同激素和扦插基质对黄花远志扦插生根的影响.试验开始于2004年4月15日,7月26日出苗,并统计生根情况.结果表明插条的生根率与激素浓度有关,生根质量与激素的种类有关;插条在400mg·L-1吲哚丁酸十400mg·L-1萘乙酸、800mg/L吲哚丁酸、800mg·L-1萘乙酸溶液中浸泡10min,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分别达到34.0%、29.3%、28.8%;蛭石+珍珠岩、泥炭土+河沙两种扦插基质相比,生根效果以泥炭土+河沙为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土壤重金属镉(Cd)对植物的毒害机理,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 0.3, 1, 3, 10, 30和50 mg/kg)Cd污染土壤对石竹幼苗生长以及对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竹幼苗的分蘖数、株高和生物量表现出显著的“低促高抑”的现象,这缘于土壤Cd低浓度(≤1 mg/kg)胁迫和胁迫的初期,石竹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以抵抗体内逐渐增多的活性氧(ROS);随着Cd浓度的增加和镉胁迫时间的延长,石竹叶片中的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 等ROS爆发,SOD、APX、MDAR、DHAR和GR等抗氧化酶活性迅速降低,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减少,过多的ROS不能被石竹自身的抗氧化系统有效地清除,最终导致膜脂过氧化受到逆境伤害。另外,试验结果验证了APX是清除H2O2的重要酶,GR是生成GSH的重要酶,MDAR还原MDHAR是AsA-GSH循环中再生AsA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