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青花菜又名绿花菜、西兰花 ,是主要特种蔬菜之一 ,起源于地中海东部 ,性喜冷凉气候 ,但不同品种对温度的适应性有所差异 ,特别是近年来许多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 ,以及栽培技术的改进 ,我省已基本可做到周年栽培。笔者自 1998年开始进行引种和栽培研究 ,现根据试验情况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及其季节特点1 1 冬播初夏收 选用绿岭、里绿、大丽、绿玉 90天等耐抽苔的品种 ,露地栽培宜 12月上旬大棚育苗 ,2月上中旬定植 ,4月中下旬始收 ;大棚栽培可在 11月中下旬播种 ,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定植 ,3月中下旬始收。1 2 春播夏收 …  相似文献   
2.
苎麻不同繁殖材料比较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苎麻扦插苗、种根苗、实生苗等不同繁殖材料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纤维产量、纤维品质、经济性状、光合强度和株高整齐度等方面,扦插苗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水稻短光敏雄性核不育性的发现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光敏雄性核不育水稻是与农垦58S光反应相反的一种新的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从籼稻B3与粳稻红粳配组的F1代异地结实率差异发现了水稻短光敏雄性不育现象;利用异地异季光温条件及人工控光施压选择,从杂种分离群体中定向选择育成短光敏雄性不育系宜DS1;以宜DS1为基因供体与紫圭杂交转育,育成籼型短光敏雄性不育系D38S。研究表明,宜DS1和D38S具有短光不育、长光可育的育性转换特性,在23~28℃的光敏温度范围内,短于13 h的光照诱导不育,长于13.5 h的光照诱导可育,光长主导育性转换。D38S具有优良的植株形态,可直接用作亲本选育两系杂交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两个苎麻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试验1在三年等量差异施肥试验中,第三年纤维产量出现高肥中产和中肥高产现象,即高肥区出现肥料“累积效应”,中肥区施肥量比较“适中”,而低肥区则处于“饥饿”状况,试验2在三年不等量差异施肥试验中,没有出现上述现象;又根据投入产出比分析,试验2比试验1肥料利用率更高;分析各处理碱解氮和速效钾,均同样证明存在肥料“累积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5.
6.
罗天相  熊国新 《江西植保》2003,26(4):158-160
化学防治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为了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必须针对现阶段施药时常见的错误,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不超过规定的限量标准,同时达到保护环境,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抗真菌转基因植物的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真菌转基因技术的成熟,转基因作物释放后对生态环境及其他方面产生的潜在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抗真菌转基因植物可能产生基因的污染与漂移,通过持续强选择压导致有害病原真菌的协同进化;同时,转基因植物环境释放后可能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是转基因植物的外来入侵现象。  相似文献   
8.
9.
介绍了两系杂交晚稻宜S晚2号(宜农3S/G85)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个苎麻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试验1在三年等量差异施肥试验中,第三年纤维产量出现高肥中产和中肥高产现象,即高肥区出现肥料“累积效应”,中肥区施肥量比较“适中”,而低肥区则处于“饥饿”状况。试验2在三年不等量差异施肥试验中,没有出现上述现象;又根据投入产出比分析,试验2比试验1肥料利用率更高;分析各处理碱解氮和速效钾,均同样证明存在肥料“累积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