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17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70只无母本的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雏鸡均口服接种IBD疫苗1只份。从疫苗接种的当日开始,在组雏鸡的饲料内按每天每公斤体重15mg计算,拌入盐酸左旋咪唑,连服三日;对照组不服左旋咪唑。于接苗后的10、20、30、40和50天,从两组雏鸡中随机各取30只由翅静脉采血,析出血清,供测定血清抗体用。同时,从各组鸡血样中随机各取10份,作成血涂片,供检查T淋巴细胞用。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我园现有十三年生李子树近八百余株。有大、小红袍、红、黄干核、东北美丽、牛心和小黄李子等十余个品种。由于多年受“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放松了管理,定植后一直没有更新复壮,树势衰弱,下部光秃,每年抽不出新枝,产量很低。加之品种繁多、杂乱、特性各异,成熟期不一致,不便采收,不便防虫,近几年已失去生产价值。粉碎“四人帮”后,于一九七七年,在全面分析李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决定结合大更新,改换北方一号和吉林六号等新品种。经过二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结合大更新,采用切接和芽接相结合,一年完成更新换种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据78年11月16日调查,更新后第二年,树的平均高度比更新回缩时高二倍,冠径大3.9倍。  相似文献   
3.
苹果树腐烂病是我省果树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目前,对此病的研究多着重于保护剂和冶疗剂的筛选工作,这是防治苹果树腐烂病很重要的方面。能否从破坏腐烂病菌的生活条件入手,达到治疗苹果树腐烂病的目的,我们做病斑周围扒皮试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鸡败血霉形体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方法等六个方面,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国内外鸡败血霉形体感染的研究进展情况,为禽病工作者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它的生活史,年世代,习性及发生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根据果园饲育和田间调查的结果,它在黑龙江省每年发生2—3代,九月底十月初以幼虫在土下越冬。成虫在第二年春天当李花落花时羽化,成虫期平均长四周,因此使以后世代重叠。各代幼虫皆有入土化蛹的习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20头40-45日龄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猪只均肌肉接种猪瘟疫苗1头份。从疫苗接种的当日开始,在试验组猪只饲料内按每天每公斤体重8mg计算,拌入盐酸左旋咪唑,连服三日;对照组不服左旋咪唑。于接苗后的10、40、70和100天,分别由两组猪只耳静脉采血,分离血清,供测定血清抗体用。同时,分别取两组猪只血样作成血涂片,供检测T淋巴细胞用。试验结果:除接苗后40天,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抗体效价的几何平均数相同外,于接苗后的10和100天,试验组血清抗体效价稍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于接苗后10天,试验组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猪只在接种猪瘟疫苗的同时,服用左旋咪唑,可以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9.
日光节能温室晚红葡萄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低,冬季严寒,露地不能栽培优质高产高效的晚熟葡萄.利用节能温室栽培,生育期能延长到250d,有效积温能提高到3700℃以上,冬季枝蔓下架后简易防寒即可安全越冬,这就为温室生产晚红葡萄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温室中栽培美国晚红葡萄的面积在迅速扩大,其产量也在不断提高.由于受棚室高度、面积的限制,以及尽早丰产、早出高效益的要求,大都采用了高密度栽培制度,人为进行水、肥、气、热、光的调控,以及修剪技术的逐步完善,其棚室葡萄的效益也提高了,但其中却存在着效益的损失量,主要原因在于晚红葡萄这一高档品种的商品品质,即着色率、粒重、穗形没有达到其本身品种特性的要求,亦即粒大(平均12.2g),穗整齐、着色(鲜红略带紫色)均匀、良好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