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园艺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水果型苤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球茎甘蓝中的一个新品种。近几年从欧洲引进在北京郊区的特菜基地种植,以膨大的肉质球茎和嫩叶为食用器官,球茎脆嫩甘甜爽口,有类似鸭梨、苹果的口感,特别适宜鲜食,所以称为水果型苤蓝;嫩叶营养也很丰富,含钙量很高,经常食用能消积食、去痰,适宜凉拌、炒食和做汤等。作为特菜新品种,目前产品除供应宾馆、餐厅、高档超市外还作为装箱礼品菜出售,其售价比普通苤蓝高3~5倍,平均每个售价4元左右,春节期间每个售价高达8元,每667m^2产值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是种植普通苤蓝的2~3倍,并且生育期短、病害少、栽培容易。如果要推广种植,应注意提前联系好销路,产品适宜销售给宾馆、饭店,或作为节日装箱礼品菜等销售给中高收入的人群。  相似文献   
2.
康勇  韩立红  张宇  王揽月 《蔬菜》2018,(3):65-68
为了充分利用栽培空间,提高生产效益,分析了栗树蘑间作黑木耳的理论依据,从菌棒栽植要点、黑木耳出耳管理及栗树蘑出菇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温室栗树蘑间作黑木耳的管理技术。通过巧妙地利用栗树蘑与黑木耳出菇的时间差,能使农户多种植1茬黑木耳,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设施大棚的利用率,还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3.
玉米空间分层施肥装置结构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玉米分层施肥作业中开沟宽度大、回土效果差导致的肥料分层效果不明显、各层肥量难以控制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各层肥量可调的空间分层施肥装置,肥料可在土壤中形成半包围种子的分布状态。通过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确定了空间分层施肥装置的基本结构参数,明确了影响分层施肥装置内肥料颗粒运动的主要因素。运用离散元法对分层施肥装置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选取施肥调节片前端宽度、后端宽度和安装角为试验因素,以上层和中层排肥口出肥量为试验指标,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仿真试验,建立了试验指标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施肥调节片前端宽度为3.61mm,后端宽度为21.52mm,安装角为43.23°时,上、中、下3层排肥口施肥量比例为最佳施肥比例3∶3∶4。为验证仿真分析结果,在不同作业速度和不同施肥量条件下,进行了空间分层施肥装置的样机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空间分层施肥装置能够实现各层肥量的目标施肥配比,在不同作业速度和不同施肥量下各层施肥量变异系数不大于4.3%,各层肥料深度误差在10mm以内,各层肥料横向距离误差在6mm以内,工作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日光温室果蔬生产的景观效果,增强市民的体验乐趣,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近几年不断示范推广草莓套种栽培技术,其中草莓套种羽衣甘蓝是景观效果最突出、改善日光温室采摘环境最明显的套种模式。通过品种选择、自行育苗、温室前后脚定植、变色调温、水肥共管、连续采摘等措施的运用,显著提高了设施温室的生产效率,充分发挥了羽衣甘蓝色彩艳丽、冠幅丰满、适应性强、采摘期长的品种特性,取得了水肥高效、省工降费、优质丰产的可喜成果,深受种植农户及采摘游客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绿色发展大背景下,为进一步保障有机草莓生产的产量、品质及生态安全,针对日光温室草莓有机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总结了1套包括田园清洁及棚室消毒、生产苗选择、棚室环境管理等农业防治措施,使用银灰膜、粘虫板、硫磺熏蒸等物理手段,同时利用天敌及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措施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挖掘观光采摘园区内春秋大棚蔬菜的生产潜力,合理利用大棚空间和不同蔬菜对温度、光照的需求差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针对有观光、采摘和餐饮需求的种植园区摸索总结出1种新型栽培模式——苦瓜和叶类蔬菜大棚套种栽培,既合理利用了春秋大棚的生产空间又提高了设施复种指数,而且在生产苦瓜的同时也可以采收2茬以上的叶类蔬菜,观赏和采摘效果俱佳,种植效益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