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 3'RACEcDNA末端扩增技术,克隆出大白菜PHK4基因3'端cDNA序列.该序列长810bp,其中编码区序列546bp,编码181个氨基酸,其编码序列、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AHK4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0%和96%,说明PHK4基因与AHK4基因编码区的同源性较高,而PHK4基因3'UTR区与AHK4基因3'UTR区的同源性为52%,远低于编码区.  相似文献   
2.
王哲  刘照斌  马有会  王火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69-19171
[目的]研究细胞分裂素与大白菜根肿病的关系,探讨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病机理。[方法]从发病植株的肿瘤提取孢子,再提取孢子DNA进行PCR检测。将鉴定出的根肿菌孢子于播种期、发芽期以及发芽后21 d接种到三角瓶内的培养土中,于发芽期在培养土中添加0.08μmol/L 6-BA。从接菌植株长出的肿瘤提取孢子,对孢子进行电镜检验,并统计6-BA处理及对照的根肿病发病率。[结果]在三角瓶内,根肿菌可引起大白菜植株发病;添加0.08μmol/L 6-BA处理的根肿病发病率为100%,未加细胞分裂素处理的发病率为57%,前者肿瘤体积也明显大于后者。扫描电镜显示大白菜根肿菌休眠孢子的大小为1.5~4.3μm。[结论]6-BA能明显促进大白菜根肿病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洋葱瓣化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sf-A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洋葱瓣化型雄性不育系psf-A是紫皮洋葱常规品种RUPI的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洋葱瓣化型不育系psf-A的核恢复基因与1对核基因有关,一对隐性核基因与不育细胞质基因互作导致其不育。不育系psf-A的不育性状较稳定,一般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一种区别于S型和T型(二者均为褐药型)的洋葱CMS新类型。不育系psf-A的育成,极大地丰富了洋葱雄性不育细胞质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4.
正交设计在黄金鱼花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艳  王青  李英慧  王火旭 《园艺学报》2001,28(6):570-571
 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4 种激素对黄金鱼花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诱导黄金鱼花愈伤组织产生的最佳激素配比为: MS + 2 ,4-D 1 mg/L + 6-BA 1 mg/L + NAA 1 mg/L , 有2 ,4-D 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明显高于没有2 ,4-D 的培养基, IBA 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探索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完成3个SCAR标记的多重PCR扩增,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番茄黄化曲叶病抗性育种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经济有效的方法。对分别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Ty-1、Ty-2、Ty-3紧密连锁的共显性SCAR标记同时进行扩增筛选,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一致。  相似文献   
6.
以野生型拟南芥为材料,研究了赤霉素和烯效唑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旅度及组合对其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或混合使用赤霉素和烯效唑都能不同程度的促进拟南芥开花,使其提前进入花期.单独使用时,60 ng/株赤霉素或30ng/株烯效唑作用效果最明显;混合使用时,65 ng/株赤霉素与40 ng/株烯效唑组合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了根肿病的危害与发生、病原菌的基本特征、病原菌的分离提纯与人工接种方法以及十字花科大白菜抗根肿病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促壮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无菌条件下长时间保存培养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往往会导致其长势弱,易倒伏,因此对其进行了促壮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试管苗壮苗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附加0.3~0.6 mg/L的烯效唑可以使试管苗根和茎增粗,叶片增大;可以延缓试管苗的生长,延长培养时间,减少继代次数.  相似文献   
9.
甘蓝与大白菜的原生质体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丹  丁丹  王火旭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448-3449
[目的]研究两种近缘物种原生质体的最佳融合条件。[方法]利用培养好的甘蓝与白菜的幼苗在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作用下分离出原生质体,再利用PEG融合液将这2种原生质体融合。[结果]用6%甘露醇+8%纤维素酶+2%果胶酶处理材料,酶解4h后,可以获得大量的游离原生质体,大部分原生质体呈圆形,散乱地游离在原生质体溶液各处。利用30%PEG融合液及0.1mol/LCaCI:溶液(含9%甘露醇,pH值9.5)将这两种原生质体融合可以获得稳定的、可育的细胞杂种植株,可以直接作为育种的种质材料。[结论]该研究为远缘杂交和进一步研究原生质体的培养及再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3′RACEcDNA末端扩增技术,克隆出大白菜PHK4基因3′端cDNA序列。该序列长810bp,其中编码区序列546bp.编码181个氨基酸,其编码序列、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爿HK4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0%和96%.说明PHK4基因与AHK4基因编码区的同源性较高,而PHK4基因3′UTR区与AHK4基因3′UTR区的同源性为52%,远低于编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