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草莓病毒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近年来,各地草莓生产发展很快,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单位面积产量和鲜果质量却较低,其中病毒病的为害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在周围1~2 km内有染病的老草莓园存在时,  相似文献   
2.
<正> 栽培草莓多是无性繁殖,病毒的侵染随栽培年限的增加而随之传播扩散。 1922年美国的V.T.Horne首次报道了草莓矮化现象是病毒所致,1926年A.G.Plakides证实了V.T.Horne的报道,并定名为病毒性黄化病(Yellows)。其后R.V.Harris(1932)提出了草莓病毒匍匐茎嫁接鉴定法;但因此法灵敏度较低,操作繁琐,直到1956年R.S.Br-inghust提出小叶嫁接法后,草莓病毒研究才得以迅速开展。1960年以来,草莓栽培比较发达的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日本,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了多种病毒病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烟台、青岛、徐州、北京等苹果产区,发生一种为害相当严重的落叶性病害,尤其元帅系品种被害更重,7、8月份新梢叶片几乎全部受害或脱落。对其病原有人认为是灰斑病菌(Phyllosticta pirina)或褐斑病菌(Mars-sonina mali),但据有关单位和我们的多次分离,都是Alternaria spp.接种试验及病原鉴定工作还在进行中。根据该病的症状及发生特点,与日本报导的斑点落叶病有很多相似之处,特摘译其主要内容以供参考,并希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谈苹果锈果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苹果锈果病是由病毒所致的传染性病害,在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山西、甘肃、陕西、河南等省的苹果区都有发生。本病在洋苹果上,特别是栽培较广的“国光”品种上,主要表现“锈果型”症状;而在属于花红和海棠这两个栽培种的小苹果上,主要表现“花脸型”症状。因此,锈果病在这些地区俗称花脸病。其实,锈果和花脸乃是同一病  相似文献   
5.
网站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对高校图书馆网站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指标体系对高校图书馆网站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图书馆网站评价方面的研究作出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本公司自产纤维素酶,通过蒸煮、发酵、干燥等生产工艺,生产成功了猪血小肽。研究表明,本生产工艺可使猪血的水解度在接近8%,说明8%的血红蛋白中的肽键被水解,即小肽的平均大小为12.5个氨基酸;猪血小肽中氨基态氮含量约8.2mg/g,氨基态氮含量较水解前增加约25倍;卫生指标检测猪血小肽中不含病原菌,大肠菌群最近似值MPN达到国家饲料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7.
8.
前言植物防疫所承担果树母本树病毒病的检验任务已有27年。在此期间,首先进行了对苹果用“圆叶海棠”鉴定,核果类用“白普贤”鉴定的工作,并逐渐转向以用隔离检疫及以母本树检疫为主,开发与引进鉴定技术相结合,边努力改进鉴定方法边实施检验。但是,由于(1)果树病毒病的研究进展缓慢;(2)未确立母本树繁育体系;(3)接穗、苗木生产流通过程复杂等原因,与病毒对策比较先进的欧美诸国相比,日本  相似文献   
9.
苹果锈果病(ASSD)类病毒的侵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机械接种的方法研究了苹果锈果病类病毒(ASSV)的侵染性.在嫁接时将接种原滴于砧木和接穗的切面上,用针刺切面,然后观察症状表现,所有接穗都取自同一株健康“国光”.用半提纯的ASSD—RNA—1和ASSD—RNA—2接种的,成活的3株中有2株发病;用提纯的ASSD—RNA—1和ASSD—RNA—2接种的,成活的3株中有1株发病;用病组织的澄清汁液接种的,成活的4株中有1株发病;用缓冲液模拟接种的健康对照成活的5株均未发病.发病苗木的症状为叶片卷曲,随后叶片从叶柄处断裂.从发病的,不发病的及健康对照的苗木茎部提取核酸,用双向及两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现症状的4株均测出了ASSD—RNA—1,未发病的及用缓冲液模拟接种的健康对照均未检测出类病毒核酸带.结果表明ASSD—RNA—1可通过机械传播,为苹果锈果病的类病毒病原提供了又一次证据,也表明ASSD—RNA—1代表了能独立复制的苹果锈病类病毒.  相似文献   
10.
葡萄是重要果树种类之一。各地在大力发展果树生产的同时,栽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逐年增加。但据近年来了解,葡萄白腐病Co_niothyrium diplodiella(Sperg.)Sacc.的为害相当普遍。据1957—1958年在辽宁、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不完全調查,果穗染病率高达20—60%,往往造成丰产不丰收的严重局面,幼苗、枝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