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运杰 《中国种业》2011,(Z2):82-82
大豆食心虫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湖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以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受害较重。食性较单一,主要为害大豆,也取食野生大豆和苦参。大豆食心虫1年发生1代,以末龄幼虫在土内作茧越冬。第2年7月中旬开始破茧而出,成虫盛期在8月中旬,8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常年虫食率为5%~20%,严重时达30%~40%,种植大豆由于食心虫危害,不仅会导致产量降低,而且会影响大豆的商品率,明显减少收入。因此,要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准确对大豆食心虫发生期预测,用以指导防治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我国乃至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公害玉米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本文主要阐述无公害玉米涵义及本溪地区无公害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
该文阐述了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早熟栽培西瓜技术和西瓜露地延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我国节能日光温室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十分迅猛,对解决全国冬春蔬菜淡季,丰富城乡人民的菜篮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近年来特别是北方地区节能日光温室生产出现了经济效益滑坡的严重问题,不少地方的单位面积纯收益下降,致使日光温室产量上不去、经济效益低而不稳.造成原因主要有:日光温室建造的不规范、不标准,菜农技术匮乏,田间管理不及时,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建造标准的日光温室,及时对菜农进行技术培训,加强田间生产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1育苗 1.1育苗时间 麦套尖椒育苗时间应根据所留空当宽窄来确定,空当宽应适当早育苗,空当窄适当晚育苗,一般以3月初为宜,大空当可提前到2月下旬,育苗时间宁早勿晚,宁可苗等地、不可地等苗。  相似文献   
6.
落花落荚是制约大豆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经田间调查,一般大豆花荚脱落率在45%~70%。开花后3~5天落花最多,开花后7~15天落荚最多。大豆落花落荚与品种、密度、营养及机械损伤和病虫危害有密切关系。了解落花落荚的原因和机理,采取科学的防止措施,能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1品种落花落荚与品种类型有关,一般有限结荚习性或生育不繁茂的品种脱落率较高,无限结荚习性和生育繁茂的品种下部叶片受光不足,光合作用弱,导致营养不足而花荚脱落;无限结荚习性和生育不繁茂的品种开花结荚后期营养不足,植株中上部有部分花荚脱落,但比前者落花落荚率低。对策是,有限结荚习性的植株较矮、茎秆粗壮、节间短,应种植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块上;无限结荚习性的植株高大、节间长、株形松散,应种植在肥水条件较差的地块上。2种植密度栽培密度过大,易引起徒长,过早封垄,枝叶荫蔽,湿度大,光照强度低,植株下部受光条件差,致使叶片黄化脱落。由于叶片减少,营养供不应求,造成花荚大量脱落。对策是,根据大豆不同品种的特征特性,土壤条件和气候确定适宜的密度,晚熟分枝品种、土壤肥沃的地块宜稀植,否则密植。3营养调节大豆出苗到开花一般需40天。开花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大豆既要...  相似文献   
7.
国内食用菌设施化栽培的主流模式仍以自然条件栽培为主,存在空间利用率低和复种指数低的问题。笔者参考工厂化食用菌栽培模式,以河南清丰县阳子菌菇产业示范带出菇棚为研究对象,以低投入、高效、节能为目标,开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食用菌节能菇棚。该菇棚适合栽培出菇期需氧量大的中高温型食用菌品种。现将该菇棚具体构造及应用测试结果总结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丹玉98号(丹687)是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晚熟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成株株型半紧凑,株高298cm,穗位136cm,成株叶片数21~22片。花丝粉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带紫纹。果穗筒型,穗长21.5cm,穗行数16~20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百粒重36.2g。该品种米质优良,籽粒容重751.0g/L,粗蛋白含量10.54%,  相似文献   
9.
王运杰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0):112-112
该文阐述了优质小麦中育6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管理技术和病虫草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利用GUS基因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及在植物体中瞬时表达的特点,对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激素浓度、筛选剂浓度、基因型和农杆菌菌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芽诱导阶段6-BA浓度为1.6mg· L-1时诱导效率较高;适宜的草铵膦筛选浓度为3 mg· L-1;同时对24个大豆基因型的再生能力和对农杆菌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