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7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对高接换种后的鸡嘴荔初结果树采用不同的保花保果措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花期环剥等处理有利于提高坐果率,主干螺旋环剥处理与对照的相对坐果率提高了12.6%,对减少鸡嘴荔落果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余甘子传粉昆虫种类及其传粉活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属于大戟科植物[1],在我国主产于福建、广东、云南、广西、贵州、海南、四川、台湾等省(区)[2]。关于余甘子的传粉媒介,迄今尚未见有研究报道。为此我们于2007年3月在广西南宁市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连山站林场,对当地余甘子的主要传粉昆虫种类以及主要传粉昆虫的活动与温度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生产措施,提高余甘子产量。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广西南宁市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连山站林场余甘果园进行,供试植株于2001年种植,品种为平丹1号。传粉昆虫种类调查:于2007年3月13—16日平丹1号余甘子开花期…  相似文献   
3.
广西龙荔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l2条ISSR引物组合分析了广西67个龙荔单株和10个龙眼品种(单株)、12个荔枝品种以及l0个野生荔枝单株的遗传多样性,均得到了清晰指纹。在所扩增的151条ISSR主带中,有127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占84.11%。所用引物可将供试的品种(单株)区分开来。供试龙荔单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1~0.97,表明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花穗修剪与多效唑处理对妃子笑荔枝花穗生长的影响,为解决荔枝花而不实、坐果率低的问题提供依据。【方法】以15年生妃子笑荔枝为试材,设计花穗不经过处理(CK)、人工短截、机械短截、多效唑处理、多效唑处理+机械短截、多效唑处理+人工短截6个处理。盛花期、收获时分别调查各处理花穗生长情况、每穗果数及单株产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在正常管理水平下,妃子笑荔枝花穗不经过处理和仅用多效唑处理的单穗坐果率及产量均较低;而经过短截修剪的荔枝单穗坐果率、产量及经济效益均较高。其中以多效唑处理+人工短截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但其人工支出大、工效低,仅适宜小面积应用;而采用机械短截花穗所需人工较少、效率高,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结论】通过花穗修剪和多效唑处理可以调节荔枝的坐果率,只要运用得当,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蜜蜂传粉对长花期作物两性花成花的影响,明确昆虫传粉与作物成花及协同进化关系,为作物高产和生态安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长花期经济作物荔枝为研究对象,设棚内强化蜜蜂授粉、棚内隔离无蜂授粉和棚外蜜蜂自由授粉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不同成花阶段荔枝雌花成花数量与坐果指标.[结果]棚内强化蜜蜂授粉处理成花规律呈波浪状分布,共有3个成花峰期,中期和后期平均单穗雌花成花数量显著高于棚内隔离无蜂授粉处理(P<0.05);棚外蜜蜂自由授粉处理成花规律为先迅速上升后缓慢下降,无蜂授粉只有一个成花峰期,为初花期第1 d.蜜蜂授粉可提高相对坐果率和降低落果率,棚内强化蜜蜂授粉的荔枝单株产量分别比棚内隔离无蜂授粉和棚外蜜蜂自由授粉处理高116.99%和22.40%.[结论]通过强化昆虫传粉可显著提高荔枝成花中期和后期雌花成花数量、产量及适合度,降低落果率.除目前已知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等因素外,昆虫传粉环节也是荔枝成花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台农一号百香果嫁接苗与扦插苗进行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台农一号百香果嫁接苗的平均单果重、可食率等性状均优于扦插苗,且对茎基腐病具有更强的抗性,可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广西,荔枝是与农民增收密切相关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06年广西荔枝栽培面积22.83万hm2 ,占全自治区水果总面积的22.4%,产量36.29万t,占全自治区水果总产量的6%,占全国荔枝产量的32%左右,仅次于广东,高于福建、台湾和海南.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平丹1号余甘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同时型;产生四面体形四分体;成熟的花粉粒为二细胞型花粉;平丹1号余甘的雌蕊为上位子房,3心皮3室,每室含倒生胚珠2枚,为厚珠心,具珠心喙,胚囊为蓼形;平丹1号余甘部分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及胚囊发育异常,致使不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不能进行受精.  相似文献   
9.
龙荔基因组DNA的提取及ISSR-PC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龙荔基因组DNA,探讨龙荔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结果表明,经过改良的CTAB法提取龙荔基因组DNA效果良好,所提取的DNA纯度较高,符合ISSR-PCR反应的要求;龙荔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反应总体积20μl):1&#215;Buffer缓冲液(含适量Mg^2+),1 UTaqDNA聚合酶,0.20 mmol/L dNTP,0.25μmol/L引物,DNA模板70-80 ng/μl,退火温度53-54℃。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花穗修剪与多效唑处理对妃子笑荔枝花穗生长的影响,为解决荔枝花而不实、坐果率低的问题提供依据。【方法】以15年生妃子笑荔枝为试材,设计花穗不经过处理(CK)、人工短截、机械短截、多效唑处理、多效唑处理+机械短截、多效唑处理+人工短截6个处理。盛花期、收获时分别调查各处理花穗生长情况、每穗果数及单株产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在正常管理水平下,妃子笑荔枝花穗不经过处理和仅用多效唑处理的单穗坐果率及产量均较低;而经过短截修剪的荔枝单穗坐果率、产量及经济效益均较高。其中以多效唑处理+人工短截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但其人工支出大、工效低,仅适宜小面积应用;而采用机械短截花穗所需人工较少、效率高,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结论】通过花穗修剪和多效唑处理可以调节荔枝的坐果率,只要运用得当,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