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无菌小鳞片为试材,通过切片处理、优化农杆菌侵染浓度与时间以及重悬液和共培养基成分,构建农杆菌介导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MS + 1.5 mg ? L-1 6-BA + 0.5 mg ? L-1 NAA + 30 g ? L-1蔗糖是切片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添加100 mg ? L-1抗坏血酸能有效抑制褐化并促进不定芽增殖。MS + 2.0 mg ? L-1 NAA + 30 g ? L-1蔗糖是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发现,培养基中添加Kan 100 mg ? L-1或Hyg 75 mg ? L-1 结合Cef 400 mg ? L-1适宜抗性筛选。GUS染色分析表明,以去除大量元素的改良MS + 100 μmol ? L-1 AS和去除大量元素的改良MS + 1.0 mg ? L-1 6-BA + 1.0 mg ? L-1 NAA + 100 μmol ? L-1 AS为重悬液和共培养基,将切片在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为0.4,侵染15 min,获得81.72% 瞬时转化率和25.2% 稳定遗传转化率。将岷江百合LrCCoAOMT转化卷丹,分子检测和GUS染色分析表明已获得转基因阳性株系。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一种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的脱毒快繁技术。以重庆南川种植的卷丹为材料,通过RT-PCR检测表明,其主要含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 LMoV)和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 LSV)。采用38 ℃和4 ℃高低温交替处理卷丹珠芽,通过连续2次直剥1.0~1.5 mm的茎尖接种到10 mg/L病毒唑培养基中培养,检测脱毒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脱除LMoV和LSV病毒,脱毒率分别为86%和88%,茎尖成苗率均为90%。利用无毒幼苗外层鳞片在培养基(MS+1.5 mg/L 6-BA+0.2 mg/L NAA+30 g/L蔗糖)中进行组培效果最佳,芽诱导系数达6.35;不定芽在培养基(MS +2.5 mg/L 6-BA+0.3 mg/L NAA+30 g/L蔗糖)中增值最显著,增殖系数为3.39;鳞片在添加50 g/L蔗糖的继代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优,生根率为98.72%。可获取大量脱毒幼苗,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为重庆卷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渝百合1号’是由野生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染色体加倍选育而来的卷丹新品种。植株长势健壮;花为橙色,具黑色斑点;鳞片大而厚实,味甜,适口性较优,适宜鲜食。高抗枯萎病,中抗炭疽病,产量为13 200 kg · hm-2。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四倍体药用万寿菊材料,采用秋水仙素对药用万寿菊‘内蒙1号’的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以0.15%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露白的万寿菊种子24 h,幼苗变异率较佳,可达到56%。幼苗定植于田间,初步筛选并标记形态变异植株,自花授粉后采收种子播种并观测子代形态指标,对形态变异明显的植株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确定获得15株纯合四倍体。通过将四倍体与二倍体进行比较,四倍体植株茎粗、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例和单朵花重量显著高于二倍体植株,四倍体植株总叶量、叶宽、叶长、叶长宽比、叶片气孔密度和单株花朵数量显著低于二倍体植株。获得的四倍体万寿菊植株单株花总重量比二倍体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