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退化梯度对克氏针茅种群遗传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重度退化、轻度退化和正常样地的克氏针茅种群进行RAPD研究。结果表明,3个种群扩增条带总数、多态位点比率、种群内稀有位点数、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均是正常种群>轻度退化种群>重度退化种群。用Shannon指数估算3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其中72.3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26.89%存在于种群间。重度退化与轻度退化种群,重度退化与正常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8993和0.8159。在重度退化情况下克氏针茅种群遗传结构发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2.
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羊草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现状,主要包括羊草的染色体组成、染色体核型分析、羊草大小孢子的形成、双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胚乳发育以及在小孢子形成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等。  相似文献   
3.
克氏针茅群体变异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形态和蛋白质电泳,对内蒙古8个地区克氏针茅群体的种子形态及其蛋白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克氏针茅群体间在芒柱长、种子长、种子直径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其中有的差异极显著。群体形态变异与其地理分布,特别是种子直径变化与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即由东向西随着降雨量的减少和热量的增加,种子直径随之增加。不同分布地区克氏针茅群体种子蛋白多态位点比率为14.28%~50.00%,说明克氏针茅群体具有丰富的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群体可明显的聚为两类,但与其分布地区的环境条件无相关性,可见地理环境条件对克氏针茅种子蛋白多态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放牧强度对浑善达克沙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研究了3种放牧强度对沙丘和低地利用单元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强,低地和沙丘利用单元,粘粒含量下降,砂粒含量增加,土壤颗粒变粗,容重变大,总孔隙度下降;低地利用单元土壤变紧,0~5cm及5~10cm土层含水量下降;阳坡和阴坡紧实度下降,0~5cm土层含水量下降,5~10cm含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土壤真菌与植物形成的丛枝菌根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植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与菌根真菌一起共同进化的结果。这种共生作用可以引起真菌和其宿主植物发生重要的适应性变化。近年来,丛枝菌根真菌与寄主植物之间是如何相互发生作用并形成菌根共生体,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丛枝菌根共生体形成的信号途径,对真菌与植物相互作用的非共生阶段的信号释放、共生初期阶段植物代谢及信号识别机制,共生体的稳定维持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蒙古冰草因其抗寒,抗旱特性,是欧亚大陆荒漠草原优势植物之一.本文从染色体倍性及SSR序列长度多态性两个方面对采自中国北方境内的9个蒙古冰草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9个蒙古冰草居群染色体基数为7,均为二倍体,在染色体倍性方面不具有多态性;共采用138对小麦SSR引物进行扩增分析,共有21对引物扩增出特异性条带,SSR引物筛选率15.2%.共扩增出特异性条带119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特异性条带5.6条,SSR序列长度多态性丰富.利用POPGEN 32软件计算9个蒙古冰草居群遗传多样性指标,居群P8遗传多样性程度最低,居群P3最高.AMOVA分析显示,蒙古冰草的遗传差异主要是来自居群内个体之间.UPGMA方法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0时,9个居群被分为三大类,居群P1~P6一类,居群P7,P8为第二类,P9被单独分为一类.本研究为了解蒙古冰草遗传背景及加速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4种不同的培养基对5种野生食用菌进行了分离实验,探讨了几种因素对菌种分离驯化的影响。在PDA培养基上松口蘑、铆钉菇能够长出菌丝。在加入酵母浸膏、蛋白胨的PDA培养基上能够长出健康粗壮的菌丝。  相似文献   
8.
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于2002年在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四子王旗实验站,研究了不同载畜率水平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盖度、密度、留茬高度、植物地上净生长量,旨在为草地合理放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轻度、中度放牧压力下,植物群落和主要植物盖度、密度增加,但重度放牧压力下这些指标降低。各放牧处理中,植物群落的留茬高度随着放牧时间的延续普遍降低。短花针茅草原放牧系统植物补偿性生长与载畜率密切相关,当绵羊载畜率低于1.027sheep/hm^2/year时植物群落地上初级生产表现等补偿性生长,超出这个阈值时为欠补偿性生长。  相似文献   
9.
针茅属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植物体内所含的蛋白质,酚类,单宁,色素及多糖等物质影响Tag酶的聚合效率。是使PCR扩增反应失败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针茅属植物为材料,对CTAB法,SDS法,简易提取法和高盐沉淀法提取的针茅DNA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TAB法适合于针茅属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采用这种方法提取的DNA能很好的用于PCR扩增。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区放牧的方法,对不同载畜率处理短花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目的是确定最适宜的载畜率。研究结果表明,过高的载畜率和过低的载畜率都不利于草地群落的正常演替,载畜率为1.8只/ha处理有助于维持草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