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重庆地区致病疫霉交配型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峙培养在RSA和RTA上对重庆地区主要马铃薯和番茄产区的致病疫霉交配型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分离自重庆地区8个县(区)的186个致病疫霉菌株均为A1交配型,没有检测到A2交配型。这一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致病疫霉仍以A1交配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峙培养在RSA和RTA上对重庆地区主要马铃薯和番茄产区的致病疫霉交配型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分离自重庆地区8个县(区)的186个致病疫霉菌株均为A1交配型,没有检测到A2交配型。这一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致病疫霉仍以A1交配型为主。  相似文献   
3.
针对不同地区的病样,分别采用直接分离法、保湿培养分离法、薯片夹叶分离法、薯片诱导分离法等分离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SRA进行分离,通过挑取菌落边缘菌丝尖端于斜面培养基进行纯化,共获得重庆马铃薯和番茄主产区186个致病疫霉菌株。测定代表性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结果表明,致病疫霉在RSA上生长最快,RA和RSB次之;在RSB上产孢最多,RTA次之。  相似文献   
4.
番茄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严重危害番茄生产的病害,主要为害番茄的叶片、茎和果实,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重庆西部区县在上世纪末开始种植秋番茄,作为反季节蔬菜品种,品质好,产值高,是菜农增收的一个很好途径。但是番茄病害尤其是晚疫病发生严重,一般造成减产10%~30%,甚至绝收,从而影响菜农的积极性,限制了秋番茄在渝西地区的推广。近年来我们通过对该地区秋季番茄晚疫病发生特点的调查,相应地制定了一套综合防治措施,以有效地控制该病害的发生为害。1症状番茄晚疫病主要侵染植株叶片、果…  相似文献   
5.
在试验区实施熊蜂授粉技术,通过与激素授粉相比较,以期探明熊蜂授粉对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激素授粉相比,熊蜂授粉番茄产量显著提高、番茄籽粒数增加、畸形果率显著降低、VC含量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大、糖酸比(可溶性糖与可滴定酸比值)降低.  相似文献   
6.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分离与培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不同地区的病样,分别采用直接分离法、保湿培养分离法、薯片夹叶分离法、薯片诱导分离法等分离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SRA进行分离,通过挑取菌落边缘菌丝尖端于斜面培养基进行纯化,共获得重庆马铃薯和番茄主产区186个致病疫霉菌株。测定代表性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结果表明,致病疫霉在RSA上生长最快,RA和RSB次之;在RSB上产孢最多,RTA次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峙培养在RSA和RTA上对重庆地区主要马铃薯和番茄产区的致病疫霉交配型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分离自重庆地区8个县(区)的186个致病疫霉菌株均为A1交配型,没有检测到A2交配型。这一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致病疫霉仍以A1交配型为主。  相似文献   
8.
罗国全 《植物医生》2006,19(6):37-38
“天达-2116”是“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的简称。它是国家“863计划”项目——“复合氨基低聚糖农作物抗病增产剂系列产品的开发中试与推广”实施产业化的商品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