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番木瓜炭疽病是番木瓜的重要病害,主要引起番木瓜果腐,也危害叶片、叶柄,在番木瓜的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  相似文献   
2.
番木瓜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番木瓜Carica papaya L.炭疽病果组织进行分离、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初步鉴定为胶孢炭疽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0~30℃和25~30℃,适宜pH值分别为7~9和6~10。供试的9种碳源中以葡萄糖和蔗糖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以蔗糖有利于该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供试的9种氮源中,以蛋白胨和酵母浸膏最有利于菌丝生长,以酵母浸膏最有利于该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完全黑暗与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海南番木瓜疫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及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鉴定和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进一步明确海南番木瓜疫病病原菌为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  相似文献   
4.
杧果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杧果炭疽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杧果炭疽病病原菌鉴定为胶孢炭疽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分别为25~32℃和20~32℃;适宜pH值分别为6~9和5~8。供试7种碳源中,蔗糖和葡萄糖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蔗糖和麦芽糖最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供试7种氮源中,蛋白胨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分生孢子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5℃处理15分钟。  相似文献   
5.
番木瓜弯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番木瓜弯孢霉叶斑病叶进行组织分离、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初步鉴定为番木瓜生弯孢Curvularia caricapapayae Sricastava et Bilgrami。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0~30℃和20~35℃,适宜pH值分别为6~11和6~8。供试碳源中半乳糖有利于病原菌生长,果糖和葡萄糖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氮源中,酵母浸膏最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完全黑暗有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番木瓜主要真菌病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番木瓜真菌病害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果实成熟采摘期及贮运期,由真菌引起的果实腐烂尤为严重,已成为制约番木瓜生产的主要因素.为此,作者于2007年7月-2008年4月,对海南省琼海、万宁、儋州、文昌、昌江、澄迈、乐东、昌江、五指山等市县的番木瓜栽培基地进行了调查,发现以下6种真菌病害在各产区发生较严重.现针对此6种病害进行介绍,期望能够为生产第一线人员对各病害的识别提供指导,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番木瓜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番木瓜Carica papaya L.棒孢霉叶斑病叶组织进行分离、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初步鉴定为山扁豆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t.et Curt.)Wei。它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30℃,适宜pH值分别为7~10和5~9。9种碳源中,蔗糖、可溶性淀粉和阿拉伯糖较有利于该菌菌丝生长,木糖较有利于孢子萌发;9种氮源中,酵母浸膏、蛋白胨和牛肉浸膏较有利于其菌丝生长,牛肉浸膏较有利于孢子萌发。完全光照与完全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