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6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近年来,国内已有采用锯木屑、棉籽壳等代料栽培黑木耳的成功经验,但利用甘蔗渣栽培黑木耳的报道甚少。为了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蔗渣资源,我们从1983年开始进行了改进蔗渣培养基配方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成效,每百斤干料产鲜耳7.0斤以上。  相似文献   
2.
3.
4.
继室内蔗渣栽培黑木耳试验(见《食用菌》1985年第4期)之后,我们于1985年秋在福清厂基地又进行了蔗田挂袋栽培试验,收到了比室内挂袋栽培还要好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供试菌种是农科院地热所筛选的黑木耳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利用我省丰富的蔗渣资源,提高蔗渣经济价值,经过两年多的试验,筛选出了适应于蔗渣栽培的黑木耳菌株和高产稳产的蔗渣培养基配方,并在福州金山(福建农学院甘蔗研究所协作)、福清县糖厂(福清糖厂综合部协作)和仙游县建华村(福建农学院甘蔗试验站协作)进行了蔗田挂  相似文献   
6.
樟芝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樟芝(Antrod9ia cinnanonea)的菌丝体、子实体及孢形态,初步研究了樟芝的生物学特性,发现樟芝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木屑培养基的最适含水量为58.5%,最适碳源为2%葡萄糖,最适氮源为0.2%柠檬酸铵。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是一种喜湿性菌类,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不仅需要潮湿的环境,同时基质内还需含有足够的水分,才能保证正常的生长。我们采用塑料泡沫做床垫,进行袋栽黑木耳水分管理试验,从开洞至采收结束的2个月,平均每袋产鲜耳356.9克,折干耳35.6克,最大朵直径达18厘米,重98克。生物效率为71.4%,比挂袋栽培增产30.3%。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实践证明,代料栽培香菇是发展香菇生产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按现有的栽培工艺,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大约需要8-11个月的时间,而产菇期长达6个月之久,每平方尺可产鲜菇3斤左右,仍存在着周期长,花工大,菇房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为此,本研究着重于如何进一步缩短香菇的收获期(即子实体生育阶段),探索香菇促成栽培新工艺。从83年开始利用地热温室,采用了“加温养菌法”和“温差刺激催营法”,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成功地缩短了香菇栽培周期。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