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喜见《蔬菜病虫原色图谱》已由吉林科学出版社出版.编者是三位副研究员吕佩珂、李明远、吴钜文同志.70年代末就开始搜集资料和拍摄照片.此书内容丰富新颖、描述简炼、结论可靠。该书收录我国蔬菜生产上较重要,或有发展趋势的病害80种,虫害47种,其中包括最近发生并为害严重的番茄溃疡病、黄瓜黑星病、温室白粉虱、茶黄螨等。所收录的病虫,均有典型症状和形态的彩色照片共256幅,反映了我国当前病虫的真实情况。 看图识病虫是该书的特点。菜农可拿实物与彩图相对照,再参看症状及形态特征的文字描述,可基本达到识别病虫的目的.另有描绘病原的黑…  相似文献   
2.
日本茨城县甜椒保护地栽培面积约有300公顷,其中9—10月定植,翌年冬春上市的有12公顷,都在每栋1000平方米的大型大棚内栽培。近2、3年,这种甜椒上发生一种病害,即定植后五一2个月,生长点产生坏死斑而枯死,1978年曾大发生。经鉴别寄主番茄、矮牵牛、心叶烟、黄瓜上汁液接种,蓟马  相似文献   
3.
黄瓜枯萎病抗病性鉴定方法研究──胚根接种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前言 黄瓜枯萎病(Fusarium xysporum(S-chl) f.sp.cucumerinum Owen)是由土壤传播,病菌由根部侵入的一种导管性病害。几轮作倒茬困难,以及温室、塑料大棚连年种植的地块,病害均较重,一旦发病,就难于防治。进行抗病品种的选育,是防治黄瓜枯萎病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国内外都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而抗病性鉴定方法,却是抗病育种的重要环节。制定出准确、简便、快速的鉴定方法,可以加速抗病育种的选育过程。过去鉴定黄瓜枯萎病抗病性,主要采用菌土、灌根、浸根接种及人工病圃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方法,但都存在用菌量大,鉴定周期长,操…  相似文献   
4.
日本为了确保蔬菜的稳定供应,在全国建立了1192个生产基地,栽培面积达609,300公顷(1982年统计,下同)。由于大面积集中栽培,蔬菜病害,尤其是土壤传染性病害和病毒病害有所发展。 蔬菜抗病育种,主要是针对难以防治的病害进行,即土壤传染性病害和病毒病害。近年开展了气传病害和线  相似文献   
5.
嫁接黄瓜防病与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以云南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作砧木,适宜的黄瓜品种作接穗进行嫁接,不仅可防病,而且能增产。防治枯萎病效果为78.3%~100%,对疫病也具有高度抗性,并能减轻白粉病。嫁接黄瓜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生长到4叶期时,比自根苗根重增加22.0%~50.9%,叶面积扩大44.0%~69.5%,叶绿素含量提高3.6%~11.7%。嫁接苗根、茎、叶的氮、钾含量减少,磷含量增加。由于嫁接黄瓜生长发育快,前期产量比不嫁接苗增加29.7%~89.7%,总产量增加15.1%~46.7%,比主栽品种长春密制增产22.7%~83.9%。嫁接的品种不同,防病和增产效果有一定差异,应选用抗霜霉病、生长势强的杂种一代作接穗。  相似文献   
6.
随着保护地黄瓜的发展,黄瓜枯萎病( 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和黄瓜疫病(Phytophthora melonis)有加重趋势,成为生产上的一大难题。这两种病害俗称死秧或死藤,是一种土传病害。枯萎病菌是从根部侵染的导管性病害,疫病菌则借流水多从茎基部侵染。嫁接黄瓜是利用南瓜对这两种病具有高度抗性这一特性进行防治。同时,嫁接砧木云南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具有耐低温,根系发达,生长势强的特性,故嫁接黄瓜结瓜早、瓜条多、产量高。 我国在80年代初已开始推广黄瓜嫁接技术,但发展较慢,主要原因是嫁接费工,还需要嫁接夹子…  相似文献   
7.
黄瓜白粉病(Erysiphe Cichoncearum DC)俗称"白毛",与霜霉病同为温室黄瓜的二大病害。其为害性虽不如霜霉病之可怕,但如防治不当时,亦常招致产量的重大损失。苗期发病,影响植株生长,而成株上发病则影响瓜的品质。本病适于较高温的条件,因此在北京郊区温室中,3—5月间发病最严重,蔓延亦极速,叶背叶面以至于叶柄和茎上均满生白色粉状物,发病严重的叶片变黄枯萎,以致植株干枯。京郊菜农对于本病的防治曾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  相似文献   
8.
霜霉病和白粉病是黄瓜最严重的病害。一九五九年北京地区春黄瓜由于白粉病和霜霉病的为害,据市农林局初步统计,平均减产百分之二十左右,个别地块甚至全部损坏。 为了找出兼治这两种病害的有效药剂,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进行了几种化学药剂的防治试验,并获得一些成绩。兹将试验结果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9.
由蓟马媒介引起的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1919年首次在澳洲番茄上发生以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生,在各种栽培植物上产生严重坏死斑而成为重要的病毒病害。在日本,1970年冈山县大丽花上发生此病为栽培植物的首次记录,现在各地都有发生。番茄最初发现于1972年奈良县的露地栽培上,此后有些地区每年发生,成为重要病害。此外,本病在神奈川县的番茄大棚,大阪府的番茄露地栽培亦有发生。甜椒,1975年兵库县在露地栽培上发生,此后,茨城县大棚里严重发生。在其他作物上,德岛县的射干,冲绳县的烟草上亦有发生。本病在日本各地…  相似文献   
10.
黄瓜霉病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