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耿立  李直鸿  李龙 《食用菌》2016,(4):34-36
从设施设备、品种特性、季节安排三个方面,简述香菇庆科212工厂化生产及周年式出菇的背景条件;分析工厂化制棒、集控式发菌、菇房统一转色及顺季出菇和反季节出菇两种模式的关键技术节点;提出了香菇工厂化生产的技术难点及突破这些瓶颈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潢川九龙春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利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设施设备探索香菇工厂化生产技术与管理,至今共生产香菇菌棒560余万棒,涉及香菇品种有庆科212、L808、申香215等多个品种。笔者就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中的微孔污染、灭菌不彻底、接种穴口污染、热害与烧菌等易发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1微孔污染微孔污染是菌棒污染的主要形式,其危害具有长期性。尤其夏末秋初及春末季节,环境气温偏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加节能高效地实现香菇菌棒的统一转色,并探索香菇菌棒工厂化转色新技术。试验利用工厂化设施设备,对香菇菌棒转色期菌丝细胞呼吸所不断产生的热量加以蓄积和调控,在不用空调控温的情况下完成菌棒转色;并对转色期间的菌棒形态和料温变化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利用菌丝生物热进行工厂化栽培香菇菌棒(庆科212)的转色,15~17 d即可完成;菇房单位面积存袋量越多,料温峰值出现时间越早、料温峰值越高、料温越高、料温波动越大;转色成熟香菇菌棒其料温自然趋向香菇(庆科212)出菇适温。  相似文献   
4.
张纪云  耿立  陈凤芝 《新农业》2010,(12):45-45
一、便秘 1.病因家兔便秘的发生常由于粗料少,精料多,搭配不当,家兔吃后,饮水又不足所致。单一干饲料多,而青绿饲料少或缺也可导致便秘。贪食过量饲料,或误食兔毛等也容易引起便秘。长期或较长时间口服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改变肠道细菌也能发生便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商丘市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实际需要,以探索推进商丘食用菌产业与花生产业协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路径,通过设立田间对比试验,比较分析了施用平菇菌渣对高油酸花生产量、产量构成要素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了菌渣替代复合肥以提升高油酸花生种植经济效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施用一定量的平菇菌渣替代复合肥应用于高油酸花生豫花65,对于花生产量、产量构成要素相关指标均具有较好的提升作用;施用菌渣7 500.00 kg/hm2替代50%复合肥时,高油酸花生的产量、平均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2016—2017年对大别山地区野生食药用真菌资源进行大面积的调查和定点普查。经分类鉴定,结果为该地区蕴藏的食药用真菌资源有240种以上,列举开发潜力较大的18个科33种食药用真菌的分布状况、药用功效和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庆科212"香菇为试材,采用高温季节香菇工厂化生产方法,研究了菌棒含水量、菇房内外温差和通风频度对香菇菌棒结露作用及香菇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结露作用影响最大的是菌棒含水量,其次是菇房内外温差,最后是通风频度,结露控制能够显著缩短出菇周期、提高产量、提升品质,这一结果为高温季节香菇工厂化出菇过程中综合调控结露作用因子,缩短生产周期,提高香菇产量、提升成品菇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耿立  张应香  龚凤萍  上官端琳 《食药用菌》2020,28(3):152-156,177
食用菌产业在扶贫攻坚中的实效显著,但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背景下众多参与扶贫的食用菌企业却面临日益严重的经营困境。简述食用菌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背景及意义,从产业扶贫中规模扩张所引致的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经营风险之变化以及产业扶贫贷款对企业的作用两个方面,分析食用菌产业扶贫中菌企经营困境的成因及其影响;提出产业扶贫的重点应转向以技能提升为导向的内涵式发展及扶贫贷款产品创新等相关解困建议。  相似文献   
9.
1.发病原因奶牛患结核、布病、巴氏杆菌病、胃肠道的急性炎症能引起乳房炎;通过垫草和饮用具、厩舍等感染或应用激素治疗生殖器官疾病,导致激素平衡失调,也可诱发本病;机械因素造成乳腺损坏后,病原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的侵入是引发本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索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管理新模式。方法:从企业管理角度总结我国食用菌产业工厂化生产发展的困境,分析困境的成因,探究突破困境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建立适应当下中国国情的中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管理范式提供借鉴。结果:“工业化生产组织方式与现代企业管理能效缺失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产业发展瓶颈的突破有赖于以重新定位企业价值、夯实企业发展基础、激发组织效能和引领消费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领导者思维变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