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熟耕作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域,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3.2%。1985年以来该区粮食生产形势及生产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黄淮与江淮地区粮食总产量分别增长47.63%和61.67%,四川与西南地区粮食总产量增长43.76%和10.32%。二熟耕作区未来粮食增长的重点应放在黄淮与江淮地区,其技术对策为主攻高产田,大力抓好中低产田改造;选用优良品种,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以提高综合效益,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2.
在马铃薯微型薯生产过程中,扦插时期不同,使马铃薯植株不同物候期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严重影响植株生物学性状及微型薯产量。试管苗扦插生根主要受温度影响,光照通过影响温、湿度对生根起作用。密度不同,植株生长受到影响,微型薯数量与产量均不同。  相似文献   
3.
农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能人才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人才支撑。中国农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农业技能人才数量不断增加、素质不断提高。为加快农业技能人才培养进程,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增收,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文章简要介绍中国农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农业发达国家技能人才培养主要做法和模式特征并为中国提供经验借鉴,进而提出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加强顶层设计和完善基础技术支撑体系等提高中国农业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建立由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的17个指标组成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多指标综合模型法对中国1991-2013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部、中部、西部3大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步上升,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水平。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政府要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资源减量化投入水平、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贯彻4R原则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效益等。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多种类型,并且呈现类型多、频率高、旱涝灾害占据主导地位且交替出现、农业病虫害影响较大等特点。本文认为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的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产品结构单一、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业投入不足、农民素质不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支持、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发展农业保险、重视科学技术、建立预警系统等多个方面提高农业风险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7.
马铃薯空心块茎解剖结构及营养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比较研究法,对空心块茎与健康块茎解剖结构及营养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空心块茎还是健康块茎都是环髓区细胞大于以髓区细胞,空心块茎的细胞比健康块茎的细胞大;空心块茎环髓区细胞壁厚度比健康块茎的厚,而以髓区细胞壁厚度则比健康块茎的薄;空心块茎的淀粉、蛋白质、氮、磷、钾、镁、特别是钾、镁的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块茎,但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是却高于健康块茎。  相似文献   
8.
农业的多功能性评价指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的功能已经不仅局限于生产功能,而是集产品供给、社会安全保障、产业奉献、就业保障、生态功能与生活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产业。本文根据农业的多功能特点,筛选了若干评价指标,初步建立了农业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1985年以来中国二熟耕作区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分析了耕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是该区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方向,耕作制度发展对策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对策、人力资源开发对策、资源保护对策、结构调整对策与区域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出苗后接受1个月的每日8小时短日照处理并与当时自然光照长度进行比较,研究光照长度对块茎形成及内源激素②的影响,探讨块茎形成与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使块茎形成显著提早,但使结薯数减少,植株茎叶生长受抑,块茎淀粉含量降低;短日照处理使叶片中ABA含量提早增高,GA3含量提早减少,GA3与ABA的比值提早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