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9篇
  4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504”是从江西芦竹青的自然变异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该品种在全国联合区域试验中比湖南芦竹青增产11. 4%,在省区试中与湖北细叶绿产量相当。在全国区试及省区试中,“1504”平均单纤维支数分别为2267和2236支,且多年试验证明“1504”的纤维支数均在1800支以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高支品种。同时,“1504”还具抗炭疽病,抗旱、抗风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三麻的高产栽培,恰当协调芝麻群体与个体矛盾,使之处于相对统一的最佳状态,研究芒麻的产量形成及构成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科研工作者曾先后作过一系列的工作。如杨曾盛在1963年曾分析过品种大叶绿的产量构成因素[‘j,何嵩山、严文涂、胡立勇等[‘,‘,’懒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作过研究,熊和平、潘其辉等[’·’1对产量构成因素作过分析。但由于这些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因而所探讨的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为止尚未见关于这一问题的系统论述。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科研资料,试图对这一内容作…  相似文献   
3.
油菜生育期动态模拟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3个不同熟期甘蓝型油菜品种的2年大田试验中,调查不同播期条件下各品种的生育进程及发育状态。依据油菜生理发育时间恒定原理、生理生态理论及各生育阶段与温度、光周期等外部环境关系,采用Logistic曲线描述油菜光周期效应,谐波分析法分析气温昼夜变化,分段正弦指数函数分析热效应和低温春化效应,结合上述因素构建油菜生育期动态模拟模型;确定模型光周期敏感因子、温度敏感性、生理春化时间和角果期因子4个遗传参数;模型的检验分析表明,对不同播期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根均方差平均值为2.67 d,对不同品种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根均方差平均值为3.74 d;4个遗传参数值对13个油菜品种聚类分析的结果符合品种特性。因此,该模型在一定范围内可准确揭示油菜对温、光的反应规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预测性。  相似文献   
4.
1991年对9个不同苧麻品种(系)的4个抗旱性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117-9、华苧一号和5261-5是3个抗旱性很强的品种(系)。在干旱条件下,抗旱品种通过增加脯氨酸含量以减少水分损失,提高渗透调节能力,缓解干旱引起的原生质膜伤害。对华苧一号进行水分胁迫研究表明,在土壤含水量为2%~7%时,植株水分亏缺值为30.00%,自由水与束缚水比值为1.28,植株停止生长而趋于死亡。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自然水浸沤制黄红麻的方法不仅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而且污染环境,纤维产量与质量也不易得到保证,所以阻碍了黄红麻生产的发展。为此,中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稻田沤麻、麻田沤麻、膜封凼沤及陆地湿润脱胶等新的沤麻方法已在生产上加以利用,微生物脱胶、微生物酶法脱胶等新方法正待继续研究用于生产。本文对传统沤麻方法的弊病及各种新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萍辣3号是以2019为母本、20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中熟辣椒一代杂种。该组合植株高约75.4 cm,开展度79.3 cm×76.2 cm,始花节位10.5节,植株长势旺盛,连续坐果能力较强,果实细长羊角形,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红色,商品性佳,味辣。果实纵径约24.1 cm,果实横径约1.6 cm,果肉厚约0.14 cm;单果质量17.5 g,平均每667 m~2鲜果总产量为3 340 kg。对炭疽病、青枯病、病毒病、疫病的抗性比对照品种萍辣990l略强,属抗性品种。适宜于喜食辣味的南北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锦州小东种畜场1992年由法国引进的68只(种母羊58只,种公羊10只)夏洛莱肉用型种羊,与当地的小尾寒羊、东北细毛羊杂交.通过公司加农户的组织形式,累计生产夏×寒、夏×东、杂交优质肉羊4.6万只,为建立专门化羔羊肉产业基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播种期、密度、氮肥对油菜各枝序含油量的影响,同时研究油菜不同枝序不同层次含油量的变化规律,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华油杂9号’为材料进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增加,各枝序含油量均显著降低,平均增加纯氮15 kg/hm2,各枝序含油量降低0.54%~0.98%;第4个播期的各枝序含油量明显低于前3个播期,即晚播(11月1号以后播种)不利于油分的积累;不同密度下各枝序含油量变化规律并不十分明显。主枝含油量要大于各分枝含油量,各分枝含油量从上至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主枝从下至上含油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主枝角果较多的情况下顶层部分的含油量要稍高于下层部分的含油量,主枝角果越多,含油量变异幅度越大,最大变异达到3.68%。  相似文献   
9.
武功山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分析了武功山旅游景区的特点,对武功山景区的环境管理、社区管理和生态旅游者管理等3个方面进行了管理模式的探讨;对武功生态旅游景区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糯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糯小麦新品种华糯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糯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当基本苗种植密度为120×104~240×104/hm2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籽粒产量明显增加,籽粒粗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当基本苗种植密度达300×104/hm2时,籽粒产量增加不明显,面团形成时间明显缩短、评价值明显降低。氮肥施用量为75~225 kg/hm2,增施氮肥可同步提高籽粒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评价值,而当氮肥施用量达300 kg/hm2时,籽粒产量和评价值下降,籽粒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增加,但增幅较小。本试验条件下使华糯1号高产和优质的最佳组合是基本苗种植密度为240×104/hm2、氮肥施用水平为22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