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连云港市赣榆区地处苏北沿海,光温资源丰富,是江苏省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以设施栽培茄果类蔬菜为主,其中辣椒常年栽培面积1350hm2左右,主要集中在青口、沙河、赣马等镇,占全区辣椒种植面积的80%以上。1辣椒新品种应用连云港市赣榆区是江苏省青椒的重要产区,当地多采用大棚春提早及日光温室越冬栽培为主,可实现周年供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与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进行技术合作,在赣榆四季田园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淮北地区日光温室辣椒长季节栽培模式。通过选择优良品种,采用穴盘育苗、科学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配套种植技术,达到辣椒生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新型玻璃钢椭圆形沼气池克服了传统混凝土沼气池棚室内施工难、不能周年产气等问题,具有结构合理、材料保温性能好、施工简易、产气多供气足、密封性能好、安全适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苏椒5号博士王是从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引进的设施辣椒新品种。2005-2006年在赣榆县设施蔬菜主产区沙河、青口、赣马等镇的日光温室、  相似文献   
5.
赣榆县西瓜面积2500hm^2,主要分布在城南、墩尚、罗阳、黑林等乡镇,种植区域相对集中,2001年仅城南乡种植西瓜近700hm^2,其“二沟”牌西瓜在大江南北享有盛名,产品已销往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农民从种瓜中也获得了较高收益。但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重茬瓜面积逐年增加,病害死苗加重,严重影响了西瓜产量与质量。笔者针对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推广了西瓜嫁接育苗抗病增产技术,控制了枯萎病发生,实现了西瓜优质高产,并结合双膜(小拱棚 地膜)栽培,又提早了产品上市期,为下茬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空间,深受瓜农欢迎。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设施辣椒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具有良好的节水节肥特性,改变了以往沟灌和水冲施肥等常规管理模式,较大限度地提高了水、肥等资源的利用率。赣榆县设施蔬菜栽培面积较大,其中以生产辣椒等茄果类蔬菜更具特色,我们通过设施辣椒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探索总结了一套适于赣榆特色的设施辣椒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体系,具有节水节肥、省工增效、操作简单等特点,较好地满足了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7.
苏粉12号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最新培育的番茄新品种,高抗黄化曲叶病毒病,高产优质,667 m2产量可达7 022.4~7 424.2 kg,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7月20日左右育苗,并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田间管理注意浇水施肥、整枝打杈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8.
赣榆县设施蔬菜栽培面积6666.7hm2,主要以生产番茄、辣椒、茄子等茄果类蔬菜为主。蔬菜生产大镇沙河镇已有30余年的蔬菜种植历史,但由于多年连作,根结线虫病、枯萎病、疫病等土传病虫害大发生,严重田块甚至绝收,给菜农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为探索防治土传病虫害有效方法,我们选择了3种不同类型的肥药进行土壤处理试验,取得了满意  相似文献   
9.
通过烟后种植不同密度的苦荞田间试验,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后苦荞产量及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的生育期影响不明显,对主茎节数、一级分枝、茎粗、千粒重等生物性状影响不显著,株高、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差异均显著,表现出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性。不同种植密度产量差异极显著,种植密度为135万株/hm~2产量最高,达2 366.79 kg/hm~2;其次为150万株/hm~2,达2 133.44 kg/hm~2;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产量最低,仅为1 733.42 kg/hm~2;种植密度由135万株/hm~2增加到150万株/hm~2,产量呈有所降低的趋势。通过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在玉溪市生态环境条件下,烟后种植苦荞的最佳种植密度控制在135万~150万株/hm~2,烟后苦荞田间生长的综合生物性状较好,同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1 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耐低温、甜度较高的品种,如美国6号、新莓8号、宝交早生、硕丰、森嘎那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