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篇
园艺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杭州市城区热岛效应与景观格局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市城区为研究对象,以1992年、2004年Landsat-5,2015年Landsat-8卫星遥感数据为信息源,利用单窗算法反演三期城区地表温度,通过提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来计算景观格局指数,结合多元回归线性模型分析了杭州市城区景观格局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研究时间段内,杭州市城区存在着明显的热岛效应,高温区域不断扩张、分散;(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很好地刻画景观格局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景观格局指数PLAND,ED,LSI和AI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最高,分别达0.753,0.771,0.779,0.772,景观的面积指标、形状指标、边缘指标和聚合指标等共同影响着杭州市城区热岛效应的强度;(3)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应通过增加绿地景观的面积,合理选择植物物种,形成集中成片的绿地,从而对城镇用地进行分割,提高现有绿地景观的立体化程度,建设较为复杂的绿地生态网络系统等方式,来缓解和改善热岛效应,达到改善人居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黄土高原地区为研究对象,以近40年中国土地采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法和统计学方法,计算得到黄土高原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量及类型之间相互转移的面积百分比,区分出土地利用转移的系统性和随机性,并利用CA-Markov模型结合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农田生产潜力等数据准确预测出2030年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1)1980—2000年,发生的最优势的系统转移是从草地转移为耕地,净增加量最多的是建设用地(0.28%),净减少量最多的是未利用地(0.17%);而2000—2015年,发生的最优势的系统转移是从耕地转移为草地,净增加量最多的仍是建设用地(0.78%),净减少量最多的是耕地(0.69%)。2)2030年的土地利用预测格局显示,该地区耕地、林地和草地都表现为减少的趋势,而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则表现为增加的趋势。此外,还通过分析预测得到的2030年各省份土地利用变化,以期为这一地区未来的土地整理工程提供了更详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