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4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19篇
  30篇
综合类   253篇
农作物   95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肥的发展与科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化肥的生产及施用量在迅速增加,而化肥的施用效果却呈明显下降趋势。为此,本文作者从化肥的发展、分类、发展趋势等方面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化肥的特性,并就科学施肥原理、科学施肥原则、科学配方施肥等作了阐述,旨在引导人们科学施用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植物高效产能增产剂(简称增产剂,下同)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联合研究开发的一个由多种植物必需和有益元素组成的非激素类生长物质,具有提高植物光能转化效率、增加光合速率、促进作物生长的功效。2004年我们在水稻、大豆、玉米、蔬菜、柑桔、慈姑等作物上进行应用性对比试验,均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据13个水稻品种的成对法比较试验结果,平均增产7.57%,达极显著水平(F=3.129〉F0.1=3.055)。为探讨增产剂在水稻上的最佳配套应用技术,2005年笔者在以往单因子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组合设计,进行水稻应用植物高效产能增产剂优化配套技术试验,为其在生产上应用提供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3.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对园艺、园林产品的需求更显现出高质量、多方面和绿色环保等新趋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新疆兵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根据国际园艺市场的需求变化,充分利用新疆适于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的有利条件和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园艺产业,做大做强特色有机农业,使其成为兵团新的经济支柱。目前,急需引进国外园艺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管理和新理念,以提高兵团园艺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为此,经兵团引智办申请,国家外专局批准,由新疆农垦科学院尹飞虎副院长带队,由兵团农业局、新疆农垦科学院、兵团部分师局主管园艺的领导及专业人员组成的兵团园林高效生产及产业化管理项目赴日培训团,于2005年7月10日至7月30日,一行10人赴日本进行了培训学习。培训期间  相似文献   
5.
桂东南旅游资源特色及其旅游文化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文化发展成为近年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旅游资源文化的正确定位和开发层次是提升旅游产品档次的关键。桂东南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丰富,特色是侨乡风情文化、喀斯特———丹霞地质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和名人历史文化等。文章首先阐述旅游与文化的关系,进而论述旅游资源文化的内涵,然后深层次挖掘桂东南旅游资源文化,提出桂东南旅游资源文化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6.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 ,是富有生命力的先进文化。时至今日 ,饮茶已遍及世界上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十多亿人。可以这样说 :世界上没有不饮茶的国家 ,也没有不饮茶的民族。同时也可以这样说 :凡是饮茶的地方 ,都可以寻觅到茶文化的踪迹。1 茶文化的发展现状1 .1 茶文化在亚洲地区的发展1 .1 .1 茶文化在中国。中华茶文化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历经唐代的茶道大行 ,宋代的茶艺风靡 ,明代的茶风新变 ,清代的茶馆林立 ,中国人把茶喝得精深、精致、精美 ,喝出了品味 ,喝出了文化 ,喝出了风采。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生活需要 ,而且还是一种生命…  相似文献   
7.
对苎麻光周期反应特性的新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飞虎  梁雪妮 《中国麻作》1994,16(2):34-45,42
  相似文献   
8.
9.
1983~1985年以“黄壳早”、“芦竹青”、“古巴苎麻”和“武冈红皮种”为材料进行自交,并观测了自交一代的分离和变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a.根据自交一代的形态分类,可将“芦竹青”繁殖后代分为40个类型,“芦竹青”自交一代的麻骨颜色分离为四种,其分离比例为9.3:4.2:3:0.7,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b.个体间产量性状差异很大,株高变冥为0.23~1.68m,茎粗变异为0.48~1.14 cm,有效株变异为1~23株;c.40个类型的纤维细度的变异呈正态分布,变异为1168~1905公支,最细的类型和最粗的类型相差747支上述结果表明:苎麻自交后代的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细度均产生显著的分离和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求外源物质对干旱胁迫下大麻萌发的影响,以云麻1号和巴马火麻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纸培法,通过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索不同浓度(200,400,600mg/L和800mg/L)赤霉素(GA3)和维生素C(Vc)浸种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大麻萌发初期幼苗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20%PEG-6000干旱胁迫对大麻萌发初期幼苗的生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和Vc浸种增加了干旱胁迫下大麻萌发初期幼苗中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也显著提高。利用隶属函数评价得出,云麻1号分别在600mg/L赤霉素和400mg/L Vc浸种处理时生理干旱缓解效果最好,巴马火麻在600mg/L赤霉素和600mg/L Vc浸种处理时,抗旱能力更强,且赤霉素处理效果优于Vc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