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园艺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朝阳地区现有苹果林950万株,其中盛果期树150万株占15.8%;初果期树约400万株占42.1%;幼树约400万株占42.1%;最高年产量的1978年为6000余万斤,所以,苹果在朝阳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很高的经济地位。但是,由于我地区地处北纬40°26′~42°12′,为大苹果发展的边缘地区,加之具有典型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特点,所以,苹果树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影响了果园的整齐度和产量的迅速提高。为此,我们根据多年苹果树冻害的调查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初步提出朝阳地区苹果树的区划和栽培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2.
朝阳地区年降雨量440~560mm,雨季集中在7、8月份。年均温8.6℃,无霜期150天,在这种半干旱的自然条件下,苹果树生长矮小,而生产上长期以来又沿用稀植栽培,亩栽苹果18~20株,新发展的果园亩栽也只30株左右,覆盖率普遍很低。即使盛果期果园覆盖率一般也仅30~40%。由于光能利用率低,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亩产在千斤以下),经济效益较低。可见,提高果园土地、光能利用率,进  相似文献   
3.
我省自发展矮化中间砧苹果树以来,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其抗寒、越冬性问题。由于不少地方的矮砧苹果发生越冬死亡(朝阳地区尤甚),造成果园整齐度低,产量不高,因此,影响了人们发展矮砧苹果的积极性。为了弄清矮砧苹果越冬死亡的原因,探明不同矮砧的抗寒能力,选择适宜于辽西半干旱地区发展的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