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油橄榄叶中羟基酪醇含量及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橄榄含有橄榄苦苷、黄酮类和羟基酪醇等多酚抗氧化物.采用ODS(φ4.6mm×200mm,5μm)色谱柱,紫外检测波长为230 nm,甲醇-0.2%醋酸水溶液6:94(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建立羟基酪醇的HPLC分析方法,对不同品种的油橄榄叶进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油橄榄叶中羟基酪醇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2.
漆树资源的化学成分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
对陕西漆籽在不同处理下漆籽油的物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日本漆籽及江西引种漆籽嫁接苗与实生苗漆籽的漆籽油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水洗和石油醚浸泡过的陕西漆籽核提取的漆籽油透明澄清,颜色浅,得率相应的由9.61%提高到14.87%,酸值分别为9.79和6.95,明显低于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提取漆籽油的样品,处理后提取的漆籽油的皂化价及过氧化值则比未处理提取的漆籽油低;陕西漆籽油的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则高达72%,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江西引种的漆籽皮核易于分离,漆籽油中亚油酸的相对含量为56.222%。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中国漆蜡的品质,分析了不同产地和品种的漆籽物化性能的差异,研究加氢单因素对加氢脱色后漆蜡物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漆蜡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高于日本野漆蜡。通过加氢和脱色精制的漆蜡,漆蜡熔点和硬度提高,酸值从66.4 mg/g下降到13.7 mg/g,碘值从151 mg/g下降至90 mg/g,过氧化值从31.3 mmol/kg下降至5.6 mmol/kg,白度从25上升到85,其物理性能优于日本Star Cherry牌系列白蜡.加氢漆蜡中硬脂酸的GC含量从7.38%升高至15.85%,油酸从13.66%降至4.85%,总饱和脂肪酸GC含量(C16∶0和C18∶0)大于90%,与日本Star Cherry牌系列白蜡的化学成分接近.漆蜡加氢脱色最佳条件是钯碳(5.0%)用量0.2%,反应时间2~4 h,反应温度100℃,氢气压力0.5 Mpa,搅拌速度200 r/min.选择活性炭与凹凸棒土(质量比1∶1)作为脱色剂,脱色剂加入量为漆蜡质量的0.5%,搅拌脱色30 min,温度80℃,脱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漆蜡的提取工艺及其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找出适宜的漆蜡萃取条件,进行了热回流萃取漆蜡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并采用GC-MS色谱分析了陕西野漆树和江西引种日本野漆树中漆蜡脂肪酸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漆蜡萃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石油醚萃取、回流温度80℃、固液比1∶20、萃取时间60min、提取2次;两个产地的漆蜡主要由棕桐酸、油酸和硬脂酸等脂肪酸甘油酯组成,三者之和大于70%,同时都含有十三烷二酸、甘二烷二酸和二十烷二酸;陕西漆蜡中,二元酸含量为8.256%,引种的日本漆蜡二元酸含量为14.097%。  相似文献   
6.
采用物理吸附脱色的方法,在水浴搅拌条件下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旨在找出适宜的漆蜡脱色条件,并采用GC-MS分析脱色前后的漆蜡主要脂肪酸G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漆蜡物理吸附脱色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以活性炭与硅藻土(质量比1∶1)为吸附剂,并按照漆蜡质量的5%添加、液固比20∶1(mL∶g)、温度80℃、脱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