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枇杷主产地,目前枇杷种植面积1.33万hm~2,预计2003年产量5.5万t。莆田枇杷多栽培于海拔100~600m的山坡地,各产地因气候环境条件及结果枝形态不同,所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许多龙眼园连年歉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栽培管理不善,树体内的营养素质和抗逆性差,在气候多变或异常情况下,易抽冬梢、冲梢、落果等。因此,要因立地条件、树势、气候实行科学管理,提高树体营养平衡和抗逆性,促进龙眼丰产、稳产、优质.本局经营的...  相似文献   
3.
"早钟6号"枇杷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于春季成熟,正值水果淡季,因而产品畅销,经济效益高。“早钟6号”枇杷是福建省果树所于20世纪90年代初培育的良种,果实2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具特早熟、优质、果大等特性,倍受广大果农和消费者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我国枇杷通过推广新良种新技术 ,生产水平、果实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但仍存在依赖农药防治病虫 ,破坏生态环境、污染果品危及人体健康等不良现象 ,与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亟待解决。本文总结我市绿色食品枇杷生产的病虫防治技术经验 ,供参考。1 枇杷主要病虫害枇杷已知病害 2 0余种、害虫 30余种。主要病害包括叶斑类病害、枝干腐烂病、癌肿病、白纹羽病、白绢病、炭疽病等 ,主要害虫包括黄毛虫、举尾虫、梨小食心虫、灰蝶、天牛、蓑蛾、白蚁等。各地依环境条件、品种和时期等因素不同 ,主要病虫害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莆田市枇杷发展迅速 ,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枇杷生产基地。为了加速良种推广力度 ,缩短育苗周期 ,这几年我们探讨采用基肥沟施、直播 ,头年嫁接、翌年春季出圃的快速育苗技术。1 砧木苗培育1.1 苗地选择 选择排灌方便、运输便利、土质肥沃的壤土建圃。整地时每 0 .2 hm2 均匀撒施 3%呋喃丹颗粒剂 2~ 3kg毒杀地下害虫 ,深翻 2 0 cm,耙细整平 ,并起宽 50~ 6 0 cm,高 2 0 cm,沟宽 35cm的苗床。苗圃四周挖好排水沟。1.2 播种 提前 4 0天按每 0 .2 hm2用 150 kg花生饼、50~ 10 0 kg钙镁磷肥、150 0~ 2 0 0 0 kg火烧土堆积发酵制成基…  相似文献   
6.
羽毛精液肥在南方果蔬生产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蜜柚、枇杷和西红柿3种果蔬喷施羽毛精和磷酸二氢钾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以喷施300倍液羽毛精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产量分别达22020、3852和72900kg/hm2,分别比清水对照增产9.9%、8.8%和6.2%,分别增收2340、384和2375元/hm2。  相似文献   
7.
龙眼果穗套尼龙网袋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龙眼果实发育期常遇病虫为害和灾害,从而引起落果、减产和品质下降。其中尤以荔枝蒂蛀虫为害普遍而严重,生产上又存在盲目防治带来农药污染的不良后果。为此,笔者自1996年进行龙眼果穗套袋技术探讨,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1材料与方法 地点选在莆田市经作良种示范繁育场。供试品种为“水南1号”。果园为山坡地,常年发生荔枝蒂蛀虫、金龟子等虫害。用尼龙纱网种子袋作套袋材料,1997年的规格为 35cm ×30cm, 1999年为 45cm ×30cm(孔径60目)。2结果与分析2.1套袋效果 1997年设70、60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草地式果园多枝栽培番石榴的产量.将大约一龄的“Centeno Proli-fic”品种植株按27O00株/公顷(60×60cm)、37000林/公顷(90×30cm)以及73000株/公顷(45×30cm)三种规格超高度密植.定植后三个月,再用几种生长调节剂(丁酰肼、乙烯利、矮壮素阳离子、萘乙酸、paclobutrazol、地乐胺和JF7559)分别以250、500、1500、3000ppm浓度进行处理.种植密度显著影响植株高度、分枝数目及长度、开花和果实的数量、重量以及产量等.几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上述性状除了株高以外无甚影响.2700株/公顷(60×60cm)的估算产量是30.6吨/公项,为番石榴草地式果园多枝栽培的最佳结果.在几种生长调节剂处理中,高浓度的乙烯利(500—3000ppm)对矮化植株和增加花朵数十分有效.本研究结果为发展番石榴草地式果园栽培法提供了初步资料.  相似文献   
9.
蔡斯明 《福建热作科技》1999,24(1):34-34,43
良种是果树生产的生命线.对定植多年的枇杷实生树或劣种树进行“高接换种”是改良种性、提高产量、品质的行之有效的捷径.不同的树龄、树势,嫁接方法各异.通常采用剪(锯)须切接、倒砧切接、嵌接,少数采用腹接.“高接换种”的效果如何,除了与嫁接技术有关,还与接后的管理水平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如精心管理,第二年即可形成新的树冠,开花结果;管理不当,会直接影响成活,有的即使愈合抽新芽也会死亡;有的则迟迟形不成良好的树冠.因此,接后管理是嫁接换种成败的重要一环.现把莆田市近年枇杷接后的管理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