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3.
4.
扦插密度及采收期对蒌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扦插密度及采收期对保护地蒌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扦插密度和采收期调节可以控制保护地蒌蒿群体大小和个体生长量,适当扩大扦插密度和延迟采收是保护地蒌蒿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动植物引种研究中心,从台湾农友种苗公司引进试种成功的东异西洋南瓜品种,果实为橙红色,色泽非常美丽醒目,具有观赏价值。果实厚扁球型,单果重1kg左右,肉厚,肉色橙色,具有香气,  相似文献   
6.
施肥水平对蒌蒿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蒌蒿 (selengwormood) ,别名芦蒿、水蒿、香艾蒿 ,小艾、水艾。菊科蒿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蒌蒿野生于山坡、草地、路边、荒滩 ,是一种古老的野生蔬菜 ,以嫩茎供食 ,炒食或凉拌 ,清香脆嫩 ,营养丰富 ,具有特殊风味 ,是理想的绿色保健蔬菜。近年来 ,全国许多地方悄然兴起了食用蒌蒿的热潮 ,消费量不断增加 ,野生蒌蒿供不应求。 2 0世纪 90年代 ,江西、江苏、云南等地的大中城市相继出现了蒌蒿的规模生产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对名、优、新、特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为此我们自 1997年…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扦插密度及采收期对保护地蒌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扦插密度和采收期调节,可以控制保护地蒌蒿群体大小和个体生长量,适当扩大扦插密度和延迟采收是保护地蒌蒿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蒌蒿群体的自动调节及扦插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 :蒌蒿群体的茎粗、分枝数和单株鲜重随扦插密度的升高而降低 ,单位面积叶片数和生物产量随扦插密度的升高而升高。产量与扦插密度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 ,扦插密度以 3 7.1 9~ 50 .0 0万株 /hm2 较佳。蒌蒿群体随扦插密度的不同在生物产量上表现出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栽培蒌蒿的生长特性及其调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保护地栽培条件下野生蔬菜蒌蒿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相应调控技术。结果表明,保护地栽培改变了蒌蒿的物候期,提早和延长了蒌蒿的采收供应期,同时个体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茎秆纤细、柔弱。通过调节扦插密度和采收期,可以控制保护地蒌蒿群体大小和个体生长量,适当扩大扦插密度和延迟收是保护地蒌蒿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试种杂交粳稻的结果表明,杂交粳稻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比当前种植的 常规品种有较大的增产潜力。而制种产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杂交粳稻的推广速度。本文拟探 讨杂交粳稻寒优1027的制种规律,总结制种技术。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母本“寒丰”不育系,父本“T1027”恢复系。 2.方法1988、1989年,在川沙县农科所试验田进行不同行比及栽插亩数试验,设二 个单因子试验,一组为恢复系与不育系的行比试验,设2:6,2:8,2:10三种处理。 另一组为不同本数试验,在2:8行比的条件下,把不育系和恢复系的每穴栽插基本苗设为一 本、二本和三本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