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3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薛向阳  陶军 《食用菌》2006,28(2):38-39
黑木耳是我国传统的大宗食用菌拳头产品,原以段木栽培模式获取黑木耳干品。“天保工程”实施后。林木禁伐,段木木耳产量锐减。市场空缺较大,我们从2002年3月到2004年9月进行了黑木耳仿木立体栽培研究,取得了高产优质的效果,黑木耳产量提高(单位重量)50%以上,占地缩减70%以上。并使栽培季节延长1~3个月。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过去一般培养蜜环菌大多用PDA培养基。在实践中发现,PDA培养基培养蜜环菌,发菌缓慢,基内菌丝稀疏,斜面培养由于菌素纤维质较高,接种难以操作,且易老化,转接数量少。笔者从1992年起采用:马铃薯100g,玉米粉50g,葡萄糖10g,琼脂16g,水1000mL,装管量达管长1/2~2/3,灭菌后直立凝固,接种后在27~28℃下萌发3天,待菌索进入培养基时降为18~20℃避光培养,菌索洁白、粗壮,萌发力强,耐老化,易转接,每管(18x180mm)可扩转150支以上或接原种30~40瓶。另外,在制原种…  相似文献   
3.
周振红  薛向阳 《食用菌》2004,26(2):36-36
黑木耳是我国大宗食用菌品种之一,原以段木栽培模式获取黑木耳干品。“天保工程”实施后,林木资源终断,段木木耳产量已很少。“朝阳模式”虽已推广多年,但市场空缺仍然较大,笔者从2002年3~7月对黑木耳代料原材料、袋规格、菌株选优、人为增湿、黑网遮阳、篷架立体吊袋等一系列技术改进、平均使黑木耳产量提高(单位重量)30%以上,占地缩减  相似文献   
4.
香菇菌种抗杂能力较强,在外界气温回升到5℃以上可采用免封口技术。免封口就是不封口,气温如超过20℃可在雨天点菌或点菌后立即喷水几小时再架起发菌。这种方法的原理在于控制相对湿度,气温低时注意保温,气温超过1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  相似文献   
5.
培养天麻萌发菌(紫箕小菇)生产种,一般都用纯板栗叶或掺一部分阔叶树叶为主料。通过多种培养料比较、观察、实践后发现,以板栗叶为主料因透气性差发菌缓慢,因叶面薄与天麻种混拌后菌丝恢复较差,在穴内存活时间短,影响一部分天麻种子的发芽率;用麦秸作主料因透气性好,营养丰富,发菌时间比纯阔叶树叶为主料的(同等条件下)缩短1/3,菌丝恢复快,种植后存活时间长,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种植时并可免放树叶,效果优于纯阔叶为主料培养基;从1997年至今筛选的主要应用配方为:麦秸50%,阔叶树叶40%,鼓皮10%,现已…  相似文献   
6.
2003-2012年对豫西地区的野生大型真菌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大面积的调查和多处定点普查。对收集标本的分类鉴定,整理出分属于12个科的27种有毒真菌。  相似文献   
7.
猴头的仿野栽培是用与原野生猴头基质相近的阔叶锯末经与人工栽培培养基质改良后经装袋、灭菌、接种、培养为成品袋,再将成品袋移入野外栽培场进行自然出菇生长的一种方法。近两年当地已有许多农户用这种模式进行栽培,最多的农户栽培量15000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菌株与配方 菌株野生自选分离。配方:①锯末88%,麸皮10%,石膏、糖各1%,水100%,适宜在平均气温20℃以上,或控温22~25℃应用。②锯末83%,麸皮15%,石膏、糖各1%,水110%,适宜在平均气温18℃以上或控温18~22℃应用。③常规料锯木屑78%,麸皮20%,石膏、糖各1%,水110%,适宜平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立体栽培由于比平面栽培有着省工,节约土地,节省基础设施费用等特点,同时由于通风比平面栽培条件优越,使好气型品系菌类比平面栽培产量提高30%以上,产品质量也比平面栽培的干净,不易腐烂等特点。因而立体栽培深受广大农户欢迎进而推广,但由于过去用木料或竹子做立体篷架造成资源浪费,后期又容易感染也不耐用。笔者从2000年开始对篷架采用水泥、沙石、8#铁丝做骨架,适合于栽培多种食用菌。现已在当地及甘肃天水推广使用。具体做法:骨架,采用8#铁丝与12#铁丝及扎丝组合,类似建筑打梁的骨架,每排架由两个单架组成需铁丝5kg,水泥50kg(1袋)…  相似文献   
9.
巴西蘑菇即姬松茸是我国近几年新发展种植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大多采用地面畦栽。近两年有部分地区用层架栽培,但由于产量及栽培条件等原因,该栽培方式始终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笔者从1998年开始引入该品种小区试验三年后,又通过进一步技术改进,结合食用菌无公害要求,总结了巴西蘑菇立体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三门峡市野生真菌资源进行了广泛踏查和定点调查,共采集到野生真菌标本1 300余份.鉴定结果表明,三门峡市野生真菌共有41科182种,其中,食用真菌66种,药用真菌17种,食药兼用真菌18种.根据野生真菌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情况以及用途等,遵循生态区域布局合理化原则,将该市野生真菌分布划分为8个区,并提出了野生真菌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