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若尔盖野生地榆的实生代在成都地区的生物学、生态学表现进行观察,同时与原产地野生地榆的生长状况作比较,发现其在成都地区比原产地生长周期长、花期长、植株高。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简介了其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依据查阅资料文献、野外调查和对当地居民问访相结合,运用统计和比较的方法,调查甘孜州百合科植物资源。通过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甘孜州野生百合科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分布;建立野生百合科植物资源地理坐标系统;初步筛选出具有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食用、工业用价值的百合科植物资源;揭示其资源的分布特点;提出了其资源开发与野生抚育并重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化粪池粪便污泥为对象,研究温度在25~45℃条件下,分别投加0.01%的有效微生物(EM)和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MCMP)对粪便污泥厌氧消化减量及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EM和MCMP强化粪便污泥厌氧消化挥发性固体(VS)的减量有重要影响,分别投加0.01%的EM和MCMP的两试验组的VS的去除率均表现为35℃时最好,45℃时次之,25℃时最差,且各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经过20d反应,35℃时,投加0.01%EM的处理(E-T35)的VS去除率为39.04%,分别比25℃(E-T25)和45℃(E-T45)时高21.57%和6.90%;投加0.01%MCMP的处理(M-T35)的VS去除率为42.04%,分别比25℃(M-T25)和45℃(M-T45)时高20.16%和8.59%。至20d反应结束,两试验组各处理累积产气量大小分别表现为E-T35(14220mL.L-1)〉E-T45(11819mL.L-1)〉E-T25(7607mL.L-1)、M-T35(17695mL.L-1)〉M-T45(9065mL.L-1)〉M-T25(7430mL.L-1)。由此可见,EM和MCMP强化粪便垃圾厌氧消化减量并同时提高沼气产量的较佳温度为35℃。  相似文献   
4.
通过EST序列电子克隆技术,获得参与茶树光合作用的SBPase基因的cDNA拼接序列,对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预测,构建了系统进化树。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山茶属植物光合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6.
与畜禽经济性状相关的主效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与绵、山羊经济性状相关的主效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羊主效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眼下,上海市郊县即将迎来水稻播种季节。要想在收获季节避免一场人虫大战,农药、化肥似乎必不可少。而在一份由上海市农科院新近研制的水稻“健康套餐”中,化肥减了三分之一,农药少了近70%,取而代之的是天敌、“绿肥”等纯天然营养。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油茶成熟过程中茶油中脂氧合酶活力、脂肪酸含量和挥发性化合物数量的变化趋势,以及添加不同活力的外源脂氧合酶对茶油品质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成熟过程中,茶油中脂氧合酶活力、挥发性化合物数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上升,且均在秋分前后出现拐点,因而秋分前后采收的油茶籽的油脂品质和风味最佳;外源脂氧合酶的添加量和茶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成正相关,对挥发性化合物生成则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以韶关市曲江区国有小坑林场国家油茶良种基地为基础,系统研 究了全域范围内不同地点、海拔、坡位和土层的自然含水量、容重、pH 值、土壤有机质、大中微量元素 含量等。结果显示韶关市小坑镇油茶林土整体土壤 pH 值在 4.5~6.5 之间,属酸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平均 含量为 12.68 g?kg-1,属于低水平。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低,全磷含量整体缺乏,有效磷含量极度缺乏, 速效钾含量偏低。该试验区域的交换钙和交换镁都处于极度缺乏的水平,有效硼的含量匮乏,有效铜和 有效锰含量中等,有效锌含量丰富,有效铁的含量最高。需要补充适量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及钙、 镁等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硼。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产地选育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苗在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江屯镇的生长适应性,选取来自湖南、江西、广西和广东共18个品种的油茶为试验材料,并于栽种2年后调查其成活率、病虫害发生率、生长量、开花及树型等情况。结果表明:参试油茶品种中苗木较大(苗木大小为苗高×冠幅),开花数量较多的是岑软2号、岑软3号、赣州油1号、赣石83-4、华鑫、长林4号及华硕。其中,岑软3号和赣州油1号移栽后成活率最高,为100%。而华金、赣无2和湘林1号生长较弱,分别为83.3%、90%及86.7%,更易发生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