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样线调查和群落生态学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河池市范围内兜兰属植物的分布数量和生境特征老蚌生珠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河池市兜兰属植物资源丰富,共有6种兜兰属植物分布于全市10个县市区,但分布极不均匀;兜兰属植物生长于河池市石灰岩山地的常绿落叶阔叶林下的岩壁缝隙腐殖土上,所处环境条件脆弱,兜兰植株对环境的依存程度高;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生境的丧失和过度采挖的其致濒的主要原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河池市兜兰属植物的保护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河池报春苣苔的组培快繁技术,以河池报春苣苔的果实为外植体,通过比较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配比、生根培养基类型以及生根苗的移栽基质,建立河池报春苣苔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以75%酒精预处理1 min ,再用0.1% HgCl2浸泡15 min。培养基1/2MS+ NAA 0.1 mg·L-1+6-BA 0.15 mg·L-1利于种子萌发,形成不定芽,形成丛生芽,增殖与继代培养基 MS+6-BA 0.5 mg·L-1+IBA 0.1 mg·L-1或MS用于继代增殖,30 d的增殖倍数为3~4倍;1/2MS+ IBA 0.1 mg·L-1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100%;生根苗适宜移栽于混合基质(碎木屑∶园土∶沙=7∶2∶1)中,一个月后成活率为90%。  相似文献   
3.
白花兜兰的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群落学的调查方法,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白花兜兰的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7个白花兜兰分布点280丛,聚集群居于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林中的陡峭石壁的石缝穴淋溶黑色石灰土上,表土层腐殖质丰富,以分株繁殖为主,罕见幼苗,白花兜兰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所依存的群落分为乔、灌、草3层,多为单种属,结构复杂多样。生存环境恶劣,种子繁殖率低,环境依存度高,是白花兜兰的致濒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用湖南、江西和广西选育的不同良种穗条在龙胜进行大树换冠,研究不同来源穗条嫁接成活率差异。结果表明,岑软2号、岑软3号、岑软24号、LKY-2003、赣无1号、81号这6个无性系嫁接成活率都较高,芽成活率都超过了70%,其中岑软24号的芽成活率最高,达到96.67%,株成活率除岑软3号为93,33%外,其余无性系的...  相似文献   
5.
2006~2010年对单性木兰开花物候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同步观测研究,分析其开花物候的变化规律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单性木兰的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年度差异显著;(2)单性木兰开花物候与气温及前期积温呈显著负相关,当前1月、3月平均气温每升高1℃,其始花期就提前1.3~2.4天;(3)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对花期物候具有延缓作用;(4)始花期分别与开花数和座果数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对濒危植物单性木兰的就地与迁地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32年生杉木大径材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施肥配方下杉木人工林的材种结构及大径材出材量、出材率状况.采用因地制宜的"3414"施肥配方,随机区组设计,3组重复.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大径材株数所占比最高的为处理10(N肥140 g/株、P肥500 g/株、K肥60 g/株),占总株数的40.00%;施肥2年后,处理8(N肥450 g/株、P肥800 g/株、K肥200 g/株)对大径材出材量的增加效果最为显著,达到291.89%,施肥3年后,处理10对大径材出材量的增加效果最为显著,达到235.07%,施肥4年后,处理8对大径材出材量的增加效果最为显著,达到243.87%;施肥2年后,处理7(N肥300 g/株、P肥1200 g/株、K肥200 g/株)的大径材出材率最好,比对照增加305.88%,施肥3年后,处理10的大径材出材率增长最多,比对照增加383.02%,施肥4年后,处理10的大径材出材率增加最多,比对照增加145.00%;N肥和P肥对大径材出材量的增长在2018、2019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施肥4年后,N肥和P肥对大径材出材率的增长影响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运用9种不同处理方法对文雅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山葡萄(Vitis Quinquangularis)硬枝进行扦插生根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对扦插生根率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同药物不同浓度对扦插生根无显著影响;500mg/L浸泡0.5h的吲哚丁酸处理效果最佳。试验结果为该保护区推广种植野生山葡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